圖:媽媽對子女的愛永恆不變/網絡圖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中國人對死亡較為忌諱,少有在生前為自己辦定身後事。隨着時代轉變,有些父母已很開通,生前已為自己的後事作好準備,免子女到時辛苦。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但其實何止如此,連自己後事也不想麻煩子女,父母愛子之心已難以言喻。
樂天笑容好
早前出席一位九十三歲婆婆喪禮的安息儀式。這位婆婆生前受洗成為基督徒,她居於黃大仙,其教會一名姊妹致悼詞說:「黃大仙是一個老人區,早上和傍晚都有很多公公婆婆坐在公園,三五成群聊天。幾次見過婆婆獨自一人坐,於是走過去跟她說不如到一趟教會,那裏有很多老人家,可以和他們聊天。婆婆沒有多想便說好,往後她不時到教會。直至受浸洗禮,她也沒有通知家人,家人亦是到後來才知道。婆婆是個笑口常開的人,而且很前衛,她從來不打罵子女,以朋友方式和他們相處。我們上一代的父母,見子女有錯便打,她卻早就洞悉打不是一個教育子女的唯一方法。今日的父母亦是以朋友方式同子女相處,少有打罵,婆婆比他們早行了很多步。其後她生病,入了老人院,一天比一天消瘦,但教友去探望時,她還是笑笑口,從沒有一句怨言。」
給子女最好
婆婆的子女邊聽邊黯然,到由三個女兒出來讀送給媽媽的信,她們說:「小時候我們頑皮百厭,有次將廚房放滿水當泳池,上下格床的樓梯改成當滑梯,但媽媽見到不但沒有罵,還說你們有沒有受傷?那時家境窮,媽媽做小販,辛苦賺來的錢就買最好的給我們吃,有時見媽媽吃得少,問她為何不吃多些?她會說:『我夠了。』當時年少還以為她真的吃飽了,長大才明白她是要讓子女吃多些,媽媽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其中一個女兒說到淚如雨下,聞者心酸。「世上只有媽媽好」不斷在記者腦中縈繞。
其後同婆婆的一個女兒談了幾句,她多次重複說:「我媽媽真的很好,見她消瘦心裏很痛,她長期躺床,背脊至臀部位置長了褥瘡,皮膚又紅又爛,每次問她痛嗎?她都是擰頭。有次我忍不住問媽媽,既然要受肉身之苦,不如早返天家,她輕輕點頭。我的眼淚已不停地流。我是不捨得媽媽,但見她受苦,我更加痛苦。」她反問記者她是否好自私?當然不是。婆婆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其女兒想媽媽脫離肉身之苦,何嘗不是一種愛?
看見婆婆的女兒滿面淚痕,跟她說是時候放下了。她最後說了句:「媽媽我永遠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