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一個商品廣告,大概意思是送禮給別人的時候,應要考慮對方的實際喜好。即是,不要送一個吹風機給頭髮稀疏的長者,又或不要送朱古力給糖尿病患者。而且,收到禮物之後,也不要隨便將之轉贈給其他人,不然轉一個圈,禮物可能又會原裝地返回自己手裏。總而言之,送禮物要花心思的,收到禮物後亦要珍而重之,不要輕視或輕心。
聖誕節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要選購聖誕禮物。在歐美國家的商店,十二月份都會進行大傾銷,但不是說就此把過期貨品廉價出爐,反而是將貨品分門別類,細心推出。市民們往往要花幾個周末,在百貨公司鑽來鑽去,為的是尋找心儀的禮物。
這時候,不難見到人們手上會拿着一張清單,上面寫着各個親友的名字,一面逛街,一面思索購買什麼合適的禮物。在香港,各大小商場都會出現聖誕貨品傾銷,但卻沒多見商店鼓勵人們細心選擇禮品。誠然,選購禮物是亟需要心思和時間的。以我自己為例,年輕的時候我會購買幾十對不同款式的襪子,那便可以不分年齡、性別和喜好,真正當作是「聖誕禮襪」地送出去。
然而,年月走來,自己也覺得送襪子過於苟且,而且也不可以每年聖誕都送襪子給相同朋友。近年來,我喜愛送贈書本或鐳射唱片給朋友(可惜近幾年出版的唱片越來越少)。最重要是,選購時要想想朋友到底會否喜愛這本書?對方收到這本書後會否獲得任何啟發?
總之,送贈聖誕禮物是要有心思的,這樣的聖誕節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