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出席儀式的嘉賓為紅線女舊居全面開放剪綵 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經過近五個月的閉館升級,位於廣州市華僑新村友愛路二十號的紅線女舊居本月二十五日正式全面開放,升級後的舊居增加開放了三樓書畫室、小書房,二樓服裝間、會客室等,還首次展出紅線女書法作品,陳列了更多紅線女老師生前的照片,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紅線女的藝術人生與生活。
強化博物館功能
六十年前,紅線女為了追求藝術,毅然捨棄在香港大紅大紫的生活,回歸祖國投身新中國文藝事業,從此在廣州華僑新村居住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紅線女舊居由一棟兩層半樓房和花園組成,紅線女回國之後,這裏便成為她創作、練唱、書畫,與友人暢談藝術、與學生探討唱腔、與家人共聚天倫的地方。馬師曾紅線女之子馬鼎盛代表家屬致辭時表示,廣州舊居見證了紅線女從名演員修煉成藝術大師的過程。
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講話時表示,紅線女將她的一生都奉獻給藝術,七十載孜孜不倦追求真善美,堅守對祖國、對人民的愛,無愧於勞動人民的藝術家的稱號。「今天,紅線女舊居經過布展全面開放,既是紀念這位嶺南藝術的一代宗師,弘揚其德藝雙馨的高尚品格,同時對廣州乃至全國開展名人舊居保護和利用,都有着積極重要的意義。」
紅線女舊居二○一五年年底部分對外開放,不過二樓和三樓部分區域保持封閉狀態,加上近乎完全以原有居家的形式開放,還不符合博物館要求,升級改造勢在必行。據紅線女藝術中心主任蒙菁介紹,本次升級是在強化博物館功能而又不改變其特有的居家氣息的前提下,增加了多媒體設施,優化開放環境,擴大開放範圍,進一步完善了服務設施。
首展紅線女書法
此外,首次展出紅線女書法作品是這次舊居升級的一大亮點。紅線女是公認的藝術大師,在電影銀幕、粵劇舞台上塑造了許多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而她還非常熱愛書法繪畫。此次紅線女藝術中心特意挑選了部分紅線女的書法作品展出,包括紅線女為佛山粵劇博物館題寫的匾額、為慶賀廣州紅豆粵劇團十五周年誌慶題寫的「紅豆發新枝」、於非典時期題寫的「眾志成城抗非典」、座右銘「俯首甘為孺子牛」等,書裏行間體現了紅線女對祖國和人民、對藝術和生活的大愛之情。
紅線女藝術中心是廣州為表彰紅線女對藝術的卓越貢獻而於一九九六年投資興建,是內地首個以在世藝術家藝名命名的國有藝術機構。今年是紅線女藝術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中心通過重排馬、紅流派經典劇目《搜書院》,舉辦「一起走過的日子」文藝晚會、微電影詩《你沒有離去》首映、「紅線女藝術中心的二十年」專題圖片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傳承紅線女創造的珍貴藝術財富,為振興粵劇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