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無法結婚的年代/一 度

時間:2016-12-25 03:15:53來源:大公網

  中國的離婚率逐年升高,周圍多多少少有離婚的朋友。目睹九十後零零後在長大,為人父母不由得迷茫起來,該如何與孩子談婚姻?究竟什麼樣的理由讓我們覺得仍然需要婚姻?

  西方價值觀中尋找精神伴侶之說在當下的生活中基本無法效仿,不要說精神的伴侶,是否有精神都未可知。在學校形式主義的僵化教育之外,中國年輕人的心態,基本是被網絡上的雞湯文撥弄着。如果非要說因為三觀不同而離婚,首先讓人懷疑所謂的三觀是否真實存在過。

  東方式的婚姻是物質的,先有物質的保障才有精神上的安全感、和相互的依賴感,從物質層面過渡到精神層面,單純追求精神層面的要求和中國人的現實主義精神似乎並不符合。

  婚姻的穩定或許更在於婚姻中兩人角色的定位。傳統的男耕女織自有一種穩定的力量,很難想像一個男人會需要回家和一個思想深邃的女人促膝相談。

  男性的活動範圍決定了男性具有更加廣闊的視野,雖然也可能從女人那裏得到啟發,但社交的範圍自然而然還是以男性的圈子為主。引起社會變化的是女性,女性不再滿足於家庭的狹小空間,而女性能夠發展自我的空間越來越大,在物質上對於男性的依賴越來越小,因此婚姻的存在變得可有可無。

  或許婚姻真的已經屬於過去的時代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