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間一般比較窄小,裏面的器具和設備都很到點,大床、電視、小雪櫃、熨斗、衣櫃,短期居住,每樣都不可缺。
但家庭就不同了,長期居住,為着明後天的需要,於是不妨多買,多加儲備,漸漸堆積了許多廢物。十年以上都用不着的東西,稱為「廢物」,絕不為過。
香港寸土尺金,沒有堆積廢物的條件,購物稍一放縱,很快就連轉身餘地都沒有。香港人個個都學會清理,謹慎購物,那是環境迫出來的精明。
當然,家居如果夠大,多買也無妨。什麼都有多餘,總比缺乏好。但塞得下不表示有適當管理,以前的名門大族,都僱有管家,豪門好比一間公司,管家就是總經理,帶領一群僕婢,管得井井有條,現代人沒有聘管家的條件,買大堆東西,只能堆積在車庫或雜物房,真到用時,都不知哪裏找。
我曾經趁大減價時買過一批廁所馬桶坐墊板,到真要更換時就是找不着,迫着又買新的。
寬敞家居,其實是凌亂不堪的倉庫,帶來一些「富足」的虛榮或安全感而已。
物不能多,錢也不能多,過了分就不再自由,反而成了捆鎖。
每次出外旅行回來,就很羨慕旅館的簡單設備,刷洗容易,清爽整潔。人生短短幾十年,家居和旅館其實差不了多少,幾件衣物,幾件傢具就夠,用舊了換新的,一旦超出日常所用,就是垃圾,白佔了空間,污染了空氣,也增添無謂花費,總之百害無一利。
但我見家家戶戶,只要塞得下,都是盡量買。購物是一種心理治療,貯物又是另一種心理滿足,那已經脫離實用的範疇,到達另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