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珠海學院的平台是學生活動空間
屯門掃管笏原有一座遍布營房的哥頓軍營,但現在面目全非。青山公路近山一邊在二○○五年興建了入境事務學院,毗鄰今年落成的珠海學院。不久前在海邊還見到不少半圓頂的鐵皮屋,最近已全部夷平,準備興建豪宅。
日前跟隨香港建築中心舉辦的導賞團進入珠海學院參觀,由負責這項目的著名建築師嚴迅奇講解。這校園建於大斜坡上,我第一個感覺是佔地頗為細小,但走了一圈後,發現教學樓、行政樓、學生活動設施和宿舍等都一應俱全。嚴迅奇說,香港的大專院校除了沙田中文大學外,都沒有太大的空間,但又要容納大學所需設施,唯有在建築密度上發揮。如果駕馭得好,可以達到方便和富有活力的效果。
觀乎學院立面,可見建築師在平實中加添一些變化,刻意將其中一幢樓房設計成Y字形。具美感之餘,亦有助引入自然光線和通風。該樓主要作教學之用,對面另一座樓房則是行政辦公室和宿舍,兩者之間以平台和天橋連繫,周邊是學生經常出入的場所。
嚴迅奇指出,校園的設計需要凝聚社群意識,讓師生容易交流。珠海麻雀雖小,但仍有舒服的空間給學生在下課後停留,加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現今坐在平台的斜坡草坪,可以眺望青山灣海景。但不久將來,對面會出現別墅式樓宇,難免影響視野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