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名人」書畫畢竟不是書畫名人/遐 邇

時間:2016-12-22 03:15:54來源:大公網

  最近,文學家莫言又有新聞了,還有點諷刺意義。他的書法作品從一年前的近百萬元變成了目前的五千元,莫言還是那個莫言,他的書法也未必就比一年前差許多,但是價錢卻不一樣了。在我看來,差就差在莫言沒有得獎後那麼「熱」了,在文學小眾化的今天,誰且追逐文學家呢,他的書法作品「受連累」是遲早的事,除非莫言也是真正的書法名家。這些年,書畫市場上影視、商業圈名人的書畫作品都曾風光過,拍出天價的作品多了去了,如今莫言、趙本山都坐上了「過山車」,那其他人的命運呢?

  莫言的書法屬於「名人」書法,是先有的名人後有的書法。藝術市場分析人士馬維認為,「『書畫名人』和『名人書畫』固然都可以上拍,但二者有本質區別。」就像不能讓「書法名人」米芾、啟功和莫言去比寫作一樣,莫言、趙本山的書法寫得再好,也只能歸為「名人」書法,無從與真正的書法名家做藝術價值上的對比。陝西省書協副主席麻天闊也認為,明星寫書法無可非議,但很難稱得上書法藝術。你想追星可以,最好無成本去追,如果你想天價購買「名人」書畫來珍藏,一定要慎重,你別拿你的眼光去「賭」明天:時過境遷,「名人」書畫一文不值的多了去了。

  官員的書畫,官員在位時拍馬屁的太多了。但等官員退位了或倒台了,其書畫立馬臭不可聞,又是扔又是「鏟」的,也可有用「世風日下」、「世態炎涼」來形容。甚至有些官員的書畫,客觀地說還是有藝術水平的,但書畫的命運都被當成了垃圾。影視、商業名人其書畫的命運,絕對不比官員的書畫好。對待「名人」書畫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名人」書畫貴的不是書畫,而是「名人」的名氣,「名人」頭上的藝術光環才是極具商業價值的。正如有人所言,「名人」書畫之所以開出高昂的價格,只與「名人」的名氣掛鈎,而與藝術無關。「名人」書畫不能說沒有價值,但不能當書畫名家的作品來收藏來欣賞,最好是抱着「玩玩」的心態。

  「名人」書畫畢竟不是書畫名人。觀眾要知道這點,「名人」更要知道這點,特別是「名人」,因為「名人」操作不當就有炒作和圈錢的嫌疑。明星們練練書畫可以,但千萬別把自己的塗鴉之作當作藝術品來拍賣。因為把非藝術品當藝術品拍賣,不只是涉嫌商業欺詐,還有道德淪喪問題。最可怕的是,明星書畫「背後是各方利益的炒作與圈錢遊戲的升級」。明星應該知道靠什麼賺錢,千萬不能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炒作不當等於自毀錢程。明星要慎言慎行,不只是為了自我約束,更該為他人的人民幣着想。「名人」不該以「名人」書畫賺錢。

  「跨界名人的字畫到底值不值那個價,已再明顯不過了。」馬維說,莫言書法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其他類似「名人」書畫也將迎來拐點。「不排除有圈外人士具備一定修為,但從技法上來講,很多『名人』書畫連藝術品都稱不上。」在一位藝術市場資深人士看來,由於內地藝拍機制尚不健全,「名人」書畫不同於那些歷經拍場錘煉的藝術名家的「硬通貨」,這些逞一時行情的作品在過了某個節點後就很難變現,並不適合投資。「莫言書法拍場遇冷,希望能給指望通過買賣『名人』書畫獲利的人敲響警鐘。」我想起了一句話,長得可怕不是錯,但你要出來嚇人,肯定是你的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