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畫中市集/李 夢

時間:2016-12-22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貝爾德畫作《市集中的政治》 作者供圖

  外出旅行時,我總愛花些時間,去當地的市集看一看。新鮮的花與蔬果每每予人視覺上的愉悅與親切,市集中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熱鬧,也足以幫助外來遊客了解當地市井人情之風貌。

  三百多年前的荷蘭,出現了一眾愛畫市集的畫家。適逢荷蘭美術的黃金年代,加之尼德蘭地區經濟蓬勃且貿易興盛,一眾畫功出色的藝術家頻繁在作品中呈現市民生活歡愉活潑的情境,杜薩特(Cornelis Dusart,一六六○─一七○四)便是其中之一。

  杜薩特活躍在十七世紀後半葉,比我喜歡的荷蘭畫家斯特恩(Jan Steen)略晚數十年出生。兩人的繪畫風格近似,都熱衷描摹鄉間尋常生活情境,且用筆精雅,注重細部,頗受到荷蘭風俗畫影響。荷蘭有綿長海岸線,海產品豐富,而杜薩特在一六八三年創作的那幅《賣魚市集》中,呈現的正是鄉間一個小型魚市的忙碌景狀。

  我特別喜歡這幅作品的構圖。位於畫幅左側與中間偏右的兩個攤檔,將畫幅區隔為前後錯落的不同空間。前景中有一紅衣女子,正在用小刀將整條魚切割開來,手法從容熟練。處理過的以及有待處理的魚類,攤放在她周遭的案板上,有些尾巴翹起來,有些張大了嘴,分明就是我們常在魚市中見到的情景。販魚女子身後的男人或許是她的丈夫,正在招呼來買魚的一家三口。小男孩既害怕那案板上掙扎的魚,又有些好奇,故而將半個身子探出來,神情很是逗趣。

  市集上的人物看似各做各的事情,其實他們的位置、神情與舉止,彼此之間都有些互動。前景處有兩個玩鬧的學童,他們身後有兩個年紀更小些的,正在手牽手玩轉圈遊戲,這是遠近之間的唱和;畫幅左側有一位逗弄小孩子的老者,畫幅右側也有位老者,倚着門框,正與身旁的小孩子一起給幾隻小雞餵食,這可說是左右之間的唱和。互動得多了,人物之間的關係也明朗起來,以至於這市集上的人雖多,看上去卻並不擁擠雜亂,反而予人鬧中有序、動中見靜之感。

  熱衷描畫市集的荷蘭風俗畫家,還有一位名叫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一五七九─一六五七)。如果說杜薩特作品中的市集每每給人溫煦安寧之感,斯奈德斯筆下的市集則是另一番血腥甚至詭異的模樣。被獵殺的鹿與野兔,無力癱倒在案板上的孔雀與天鵝,以及爭食腐肉的野貓與老鼠,種種意象都透露出殘暴甚至猙獰的意味來。這顯然是受到他的前輩阿特森(Pieter Aertsen)影響。不論阿特森抑或斯奈德斯,都是寫實風格的擁躉,他們的作品也因之呈現出逼真如同影相一般的質感。

  市集從來不單是買賣交易的地方。在通訊並不便捷的年代,人們在集市上購物,也藉着這難得的相聚機會,互通有無,交流些見聞感悟。美國畫家貝爾德(William Holbrook Beard,一八二五─一九○○)的一幅諷喻畫作《市集中的政治》,正是以一種搞怪笑鬧的方法,暗示出市集於買賣之外的另一種社會功用。

  在貝爾德這幅作品中,主角不再是兜售物品的商販,而是在攤檔旁閒聊的三位先生。貝爾德向來喜歡將人畫成猴子,這三位先生也未能幸免。右側的那位,看衣飾像是攤主,表情有些激動,兩手攤開,似在講述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他身旁兩位先生,都生着猴臉,一位歪着腦袋,一位身體前傾,顯然都聽得入神。所謂的八卦吹水,想來只有在市集中,在人頭攢動的熙攘之地,才不至過於引人注目,故此,也多了些自得其樂的小情趣。其實,尋常生活的意味,不正是藉着這些小情小趣,一點點積攢起來嗎?

  在西方繪畫中,猴子這一意象時常出現在諷喻類作品中,滑稽、笨拙且人雲亦雲。作者將這三位聚在一起閒聊的先生畫成三隻猴子,其實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將人類愛八卦的天性,在畫中略作嘲笑罷了。不論哪個年代、何處地方的市集,從來都是繽紛且富生趣的場所,新鮮玩意與小道消息常常在這混雜着蔬菜與肉類氣息的地方出入往來。過往畫家筆下一幅幅以市集為主題的畫作交疊鋪展,不正拼湊出煙火人間的熱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