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與自己對話/斯 人

時間:2016-12-21 03:16:18來源:大公網

  龍應台寫一篇文章探討父母虐待孩子的問題,舉了瑞典導演伯克曼(又譯為褒曼)、卡夫卡和張愛玲為例子。有成就的作家藝術家,是否幼年都曾受到虐待呢?這沒有統計數字作依據(估計並不如此),但一個人要成為作家藝術家,至少有一個條件,就是他要有一個敏感細膩的心靈。

  一個人對世事敏感,要善於觀察,一個人心思細膩,要善於思索,而這兩種稟賦,都需要獨處。一個孩子在年糼時時常處於孤獨的狀態,有時間和空間不斷與自己對話,便使他善於和樂於觀察和思考。有這樣的心理基礎,再加上各種機緣,他很可能走上創作的道路。

  白先勇早年曾因患肺病,被家裏隔離,獨自居住在花園裏一個小房子。因為孤獨,對周遭的一切敏感,因為不上學,又有大量時間讓他觀察和沉思。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遨遊,內在世界比同齡孩子豐富得多,後來成為大作家,得益於早年生成的性格。

  一個孩子從小貪玩,沒有心思留意周遭發生的事,也未養成細緻感受的習慣,他可以成就其他事業,但做不成作家藝術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