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網發表的一幅漫畫說:又到了一年中「總結陳詞」的時間,述職表裏的「成績」是否符合群眾期待,應成為領導幹部考核的「硬槓桿」。當有為、亂為、瞎為、不為成為考核評價等級系列,構成橫坐標,為民謀利造福的樁樁件件實事就理應成為縱坐標。一橫一縱,領導幹部是否「有為」一目了然。避免領導幹部只做「紙上文章」,凸顯「業績」,為民辦實事的「佐證」不能被排斥在「紙堆」之外。發展為民、謀事為民,不應僅落在紙上,百姓的獲得感才是最好的檢驗標準。
年終是單位「筆桿子」最忙的時候,但筆者發現兩個奇怪的現象,一是「筆桿子」外緊內鬆,二是領導愛督促「筆桿子」卻不提供素材。第一個現象好理解,因為寫總結對於「筆桿子」來說是「輕車熟路」,把以前的總結翻出來改幾個數字,或許就能交差。第二個現象難理解。寫總結不只是秘書的活兒,應該說秘書只是執筆者,更主要是領導的責任。要寫好總結,不只是要把一年的主要成績寫全了,更要把存在不足說清楚,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利於做好下一年的工作。然而,現在的工作總結幾乎是秘書的活兒,那工作總結就可能淪為「紙上談兵」。
譬如,一些總結多是多說好聽的,少說問題或不說問題。正如有評論所言,一些領導熱衷於走形式做虛功,抓工作不積極,寫總結卻抓得很認真,因為他們認為「工作是否出彩,關鍵就看總結」。在這種語境下寫出來的總結有價值嗎?如果總結變成了表揚稿,那總結與不總結就沒有多大區別。總結畢竟是在工作之後,之前沒有做好工作能總結什麼呢?成績是要總結,但不能說成績就濃墨重彩,談問題就蜻蜓點水。在筆者看來,總結應該反過來寫,說成績應蜻蜓點水點到為止,談問題要濃墨重彩,特別要精準,因為成績大家都知道,問題不是人人都知道,而且還是需要以後加以改正的,所以要說深談透。習近平同志曾經反覆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筆者以為做總結就不能報喜不報憂,總結不總結問題,算不上好總結。
然而,我們看到的總結往往更像成績匯報單或表揚信,不僅一些單位部門的總結是如此,一些地方黨委政府的總結也是一個模子拓出來的。儘管總結得頭頭是道方方面面,但卻很少總結問題,即使有一點問題也是隔靴搔癢,或遮遮掩掩。是真沒有問題嗎?人民群眾不會說沒有,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也不敢說沒有。那為什麼不好好總結?為什麼沒有好總結呢?無非是怕給黨委政府抹黑、怕給黨委政府領導「添亂」。其實,這是掩耳盜鈴,不說問題不等於沒有問題,更重要的是問題積攢多了更難以解決,影響更壞。
作為領導幹部應有清醒的認識,「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黨和政府的工作作風在改變,我們的文風也要改變。希望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個部門單位,在總結過去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更要好好地查找存在問題和教訓,並研究解決的辦法。唯有既總結成績,又查找問題與不足,才能真正達到以總結促進工作的目的,才能有利於改進今後的工作,從而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人民日報》曾經發表過一篇評論員文章《年終總結要認真找差距》,希望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部門各單位在做總結時,少一些空洞無物的說辭,多一些直面問題的勇氣,按照中央改文風改作風要求,拿出一份求真務實、令人信服的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