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澳洲版《指環》頗有創意─墨爾本藝術中心劇院綵排觀後\劉靖之

時間:2016-12-10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萊茵的黃金》劇照,萊茵三仙女\Jeff Busby攝

  三年前(二○一三年)澳洲墨爾本藝術中心劇院(State Theatre)為紀念華格納誕生二百周年,製作上演了全套四聯劇《指環》,據當時的樂評報道,在這之前,澳洲只製作上演過兩輪《指環》,而且都是在Adelaide歌劇院。第一輪一九九八年,第二輪二○○四年,前者是從巴黎進口的,後者則是澳洲製作演出的「本地產品」。據說巴黎的進口貨屬「喜劇」《指環》,由法國Elke Neidhardt導演,應該頗有看頭,但Adelaide的「政治決定」令德國優秀的歌劇難以為繼。

  「澳洲歌劇」(Opera Australia,簡稱OA)由悉尼歌劇院和墨爾本歌劇院組成,本應由世界聞名的悉尼歌劇院來製作演出《指環》的四部空前巨製樂劇,但悉尼歌劇院的樂隊池太小,加上這家歌劇院的音響效果「不可靠」(dodgy);另一方面,墨爾本的藝術中心劇院有座位二千零七十九個,用了三百七十萬美金(四百萬澳元)來擴展、改進劇院的樂隊池,使之能容納一百零七名樂手來為華格納的樂劇樂隊演奏。

  華格納作品的愛好者知道,華格納歌劇的樂隊不是處於伴奏地位,而是與舞台上的歌劇演員和故事情節平起平坐的夥伴。OA的藝術總監Lyndon Terracini告訴筆者,說《指環》樂隊雖然有一百三十五名團員之眾,但樂隊池只能容納一百零七人,其他二十餘人可以輪流換班。這一百三十五人組成的「墨爾本《指環》管弦樂團」主要來自Victoria樂團,其他人分別來自澳洲歌劇及芭蕾舞樂團、Bayreuth Festival樂團、BBC愛樂樂團、漢堡愛樂樂團、Brno國家劇院樂團、新西蘭交響樂團、Helsinski愛樂樂團、Queensland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Tasmania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等十一隊管弦樂團。由此可見,這次演出不僅出動了幾乎整個澳洲的管弦樂團,還禮聘了好幾位德國、芬蘭、新西蘭、瑞士等國樂團的樂手。

  指揮讓歌唱家發揮才華

  三年前演出時,本來是由澳洲作曲家Richard Mills指揮,到二○一三年六月排練時,Richard Mill突然辭職不幹,理由是「缺乏統一、缺乏合作精神、缺乏想像力」。「澳洲歌劇」邀請到三十六歲的芬蘭指揮家Pietari Inkinen來接任,這次的演出也是由這位青年芬蘭指揮家指揮。但在三年前,樂評評論Inkinen在處理《萊茵的黃金》和《女武神》兩部作品的速度太慢,予人一種後退的感覺,好在到了《齊格弗里德》和《眾神的黃昏》兩部作品時,Inkinen恢復了正常速度。當年的樂評大致認為這位青年指揮缺乏勁力和「內在的建築(結構)感」。

  這次二○一六年十一月的演出,Inkinen似乎有些改進,頗能顧及到整個劇情的戲劇效果,盡量讓舞台的角色發揮他們的聲樂才華,如浮坦與布倫希爾德、齊格蒙德與齊格琳德、齊格弗里德、阿爾伯里希、哈根等主要人物的二重唱和獨唱,沒有被渾厚、雄偉的管弦樂音響「吞噬」。墨爾本《指環》交響樂團雖然無法與柏林國家歌劇院樂團相比,但在這次二○一六年十一月十二至十九日綵排演出的表現,能夠出色地完成了《指環》樂團部分的任務──不僅完美地襯托了舞台上的演和唱,還帶領、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和高潮。(正式演出有三輪: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七日、十二月九日至十六日)

  戲劇具張力能吸引觀眾

  二○一三年和二○一六年的《指環》都是澳洲籍Neil Armfield導演的,與指揮Pietari Inkinen合作無間。Neil Armfield是位經驗豐富、甚有創意的舞台導演,目前穿梭於美國和墨爾本,在美國導演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在墨爾本則導演《指環》四聯劇。Neil Armfield通過浮坦和眾神、阿爾伯里希的故事,敘述逐漸破壞環境生態、背棄愛和信義,導致毀滅。

  Neil Armfield既能掌握戲劇的張力,又能用各種手法來吸引觀眾。《萊茵的黃金》和《女武神》的故事劇情大致上能維持戲劇的緊湊張力,如阿爾伯里希變成巨蛇、小蛤蟆,又如旋轉的舞台上分別站了三組人:萊茵三仙女,浮坦、阿爾伯里希,洛格、弗洛與當納,顯示時間、空間與事件的交錯;舞台上面的大鏡子,時而斜放,時而平放,自上而下地折射出舞台上的活動和設計,甚有創意。在《萊茵的黃金》裏五彩繽紛的彩虹,在視覺上美不勝收,雖然有點美國百老匯的音樂劇味道,未必合華格納的胃口,但在全球化的衝擊下,有那麼一點「融合」(Fusion),在所難免!萊茵三仙女在舞台上一亮相,筆者還未聯想到百老匯,但彩虹姑娘一出現,百老匯的味道就濃得化解不開了。

  《女武神》一向是四聯劇裏最受歡迎的一部,因為劇情既有愛情又有打鬥,還有生離死別、女武神從天而降、浮坦與愛女布倫希爾德脫離父女關係等等。此外,舞台布景和裝置頗現代化─洪丁與齊格蒙德的打鬥現場看來像是多層停車場的出口車路,女武神打着鞦韆從天而降,死去了的戰士從地上徐徐吊上Valhalla宮殿。Neil Armfield導演的事實上是一部現代版本的《指環》。他還以簡約、象徵手法處理演員的服裝(現代化)、女武神的馬、浮坦留給齊格蒙德的寶劍Nothung,等等。但Neil Armfield把洪丁的寓所設計得太「簡約」了,連放一張床的面積都不夠!此外,導演在處理第三幕浮坦與布倫希爾德之間的交談甚為感人。

  (墨爾本《指環》綵排,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