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日本經濟產業省昨日發布消息稱,關於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的地位,已決定繼續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日本將對中國維持易於徵收高額關稅制度的機制。
指國企產能過剩問題未解決
共同社報道稱,這是因為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等產能過剩問題。日本擔心中國廉價商品大量湧入,與持同樣方針的美國與歐盟統一步調。
關於調查傾銷問題時,對象物品按照國際價格估算,而非按中國國內價格,以便易於徵收高額關稅制度,日本在迎來失效期限的11日之後仍將繼續實施。
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源於當年加入WTO時簽訂的《入世議定書》。議定書第15條規定:「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並不自動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15年。」今年十二月,中國加入WTO將滿15年,按照入會協議,世貿組織應當如約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外交部此前就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表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致力於營造更規範、更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公認的。
日本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較初值為低,根據日本內閣府周四公布數據,受到資本開支和公司庫存下跌影響,七月至九月經濟按年率計增長1.3%,較初值的2.2%為低,亦遜於經濟師平均估計的2.4%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