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obert與他的爆熊禮物
很多人都知道,執導《ET外星人》與《侏羅紀公園》的荷里活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擁有一顆未泯童心。而在英國,同樣有一位「老頑童」,就是被稱為「Upcycling達人」、七十一歲的羅伯特.布拉德福特(Robert Bradford),他曾為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電影《吹夢的巨人》創作作品。今個聖誕,Robert首次訪港,送來一份特別的禮物,希望港人在煩悶的工作與生活中,重拾童心與童趣。\大公報記者 王豐鈴、陳惠芳 文/圖
初見滿臉鬍子的Robert,便有一種見到爺爺的感覺。與外國不同的是,中國人的爺爺輩很少跟年輕人打成一片,Robert卻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老頑童。坐在apm「聖誕爆熊王國」沙發接受訪問的他,面容有些疲累,他還是微笑着說:「是有點累,但我很開心。」看見場內的泰迪大熊坐在一張巨型大班椅上,佇立於場內,吸睛程度爆燈。他將玩具融入泰迪熊,把逾兩萬件在世界各地收集的玩具等物件「Upcycle」為七款繽紛的型格Santa Bear雕塑。
除大熊外,細心一看Upcycling的小熊亦暗藏玄機,花團錦簇之外還有層層堆疊的金幣設下的障眼法,如藍精靈、米奇、超級瑪麗等熟悉的卡通面孔,那是Robert在香港本地收集到的廢棄公仔,只待有心人來尋寶。他更以「螞蟻」和「蒼鷹」來形容香港人的勤力與雄心。
形容香港「蟻」與「鷹」
Robert過去曾接受過紐約時報等報章訪問,亦走訪過不少國家和城市,香港人為何在他眼裏卻是「蟻」與「鷹」?
「我這次入住的酒店是31樓,從落地窗向下看去,街頭巷尾總是擠滿細細密密的人,匆匆穿行,我知道港人工作很努力,忙碌、團結、行動力超強,最後總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從高處往下望,有些激動,這個時候,會感覺自己是蒼鷹。」
Robert可能也染上些許港味,連其泰迪熊的裝扮也不例外。其中一隻有羽毛粉眉,雀翎綠鬚,水鑽眼棋子鼻,肆意混搭,深得港式「無厘頭」精髓。還有熊身上有幾排香港日用品塑膠晾衣夾,「我就是利用香港帶給我的感覺和氣氛,不斷改變我創作時的想法,這種感覺讓人興奮。」
而作為一個動物愛好者,Robert喜愛自然界中的所有動物,包括蛇等一些常人認為兇猛、危險的生物。在此之前,他已在上海辦過兩場玩具雕塑展,展品以狗居多。今次來港轉而以熊為主題,是因為他覺得溫暖、親切、充滿童真的泰迪熊,更加適合聖誕節的氣氛。七件作品中,羅伯特最鍾意的,反倒不是花團錦簇的泰迪熊,而是邊上那隻小北極熊。「它不是最可愛的一隻,我更喜歡自然界中的熊,牠們更加真實。」以回收公仔製作而成的北極熊身體,都是Robert最愛的公仔。
Robert喜歡用「上了年紀」的物料來創作,除了環保,還因為每加入一件舊物,都彷彿給作品增添了一層新的含義。這些舊物,是他四處收集來的廢棄物料,部分來自慈善機構,部分則來自他本人的收集,包括生活用品、塑膠玩具、公仔等。
玩具回收添意義
「每樣舊物背後都有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份心意。」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使用者,也可能是製造者,唯一不變的,是凝結在舊物中的愛。這個創意,起源於一個「潘多拉魔盒」。原來,Robert的工作室在一個巨大的農場裏,有一天,他在農場的角落發現一個被人丟棄的盒子,好奇地打開,盒子裏裝滿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的玩具及公仔。「我當時就想,把它們拼在一起吧,也許可以做成一件有新意的藝術品。」他說。
常把玩笑掛在嘴邊,聊到興頭還會開心地大笑,老頑童Robert自稱是個瘋狂的人,愛做瘋狂的事。「多數藝術家都很瘋狂。」曾做過心理治療師的他看得很開。其第一件玩具雕塑作品,是人物雕塑,原型就是他本人。躺在地板上,找人畫出自己的輪廓,他直言整個過程有趣極了。Robert以一個玩的心態去做,而不是一個事業,「我的工作就是玩。」除了「玩」藝術,他也喜歡和孫子們一起玩,給孩子們做木頭車,和他們一起踢波。「我送過一支木製的玩具槍給兒子,非常漂亮的木槍,被可愛的玩具層層包裹,恰恰是對戰爭、暴力、殺戮以及槍支本身的反諷與反抗。」
Robert說,英國有一些舊物集市,市民會將不用的物品或玩具擺出來賣,價錢很平。集市上他遇到鍾意的玩具,會毫不客氣地同孩子爭搶。他回憶童年說:「最幸福的一次聖誕,應該是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家人買給我一個漂亮的玩具作為禮物,是木塊搭成的小火車,雖然有點過時,但那時非常開心。」
沒有誰是完完全全的「大人」,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孩子。Robert認為很多人選擇壓住孩子氣,努力逼自己成熟,也扼殺了自己的創造力。為什麼人要逼自己長大呢?保持一顆童心並時時與之對話,這是他的秘訣,也是藏在熊雕塑下一份更大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