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學者探討巴金《隨想錄》精髓

時間:2016-12-06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眾嘉賓於講座前合影\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王豐鈴報道:巴金動筆寫《隨想錄》時已經七十多歲,完成時就八十多歲了。這部巨著,既可反映作家本人對歷史的擔當,也是為他的創作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和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明報月刊》、香港作家聯會、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聯合主辦「講真話的文學——紀念巴金《隨想錄》創作三十周年」講座,昨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多名研究巴金的專家、學者來港探討《隨想錄》之思想精髓。

  實事求是敢講真話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朱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吳志華、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恆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子清、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資深訪問學人劉再復、上海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陶然、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潘耀明等嘉賓出席剪綵儀式。

  一九七八年底到一九八六年八月,巴金帶病寫作「隨時隨地的感想」,於香港《大公報》副刊「大公園」連載,後編輯成《隨想錄》一書。字裏行間,巴金直面「文革」帶給他個人的災難,以及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有中國版《懺悔錄》之稱。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時至今日談起《隨想錄》時,它依然具有感染力,這與巴金敢於講真話、實事求是的創作理念有着莫大關係。

  巴金在《隨想錄》寫作中,曾提到過三個典故,即達摩克利斯之劍、天鵝之歌、緊箍咒。作者在書中提到這三者是有着自己的生命體驗和背後的寓意所在。周立民在講座上表示:「這三個典故,恰恰揭示了巴金後半生的生命狀態,也是他在《隨想錄》中不斷反省的心路歷程的顯示,亦彰顯一個知識分子的生命悲歌和自我選擇的兩難。」

  廣泛傳▉播影/播映▉響日韓

  「巴金先生是韓國人永遠的朋友。」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教授朴宰雨書寫了獻給巴金的輓聯。他於昨日講座現場談及《隨想錄》在韓國的影響力時說:「巴金的《隨想錄》,在韓國學界的反響早已有之,我的恩師李炳漢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發表的《巴金最近的文學活動》裏第一次引入巴金《隨想錄》。迄今為止,韓國已經把書中的著名篇目皆翻譯成韓文,且出版兩種翻譯本,有關論文也已有超過二十篇以上。」

  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教授坂井洋史認為,文學作品除具備歷史真實性外,亦不可忽視其文學性,因而《隨想錄》依舊存在廣泛的研究空間。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也說:「文本中,文學性的部分是虛構的,要做科學的文學研究,辨別史實與虛構,釐清其中的感情成分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構成我們看到的晚年巴金,其可貴處在於敢於暴露自身弱點。」近年來,香港與上海的「雙城」概念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創作於上海的《隨想錄》緣何在香港發表出版並得到廣泛傳播?許子東於討論環節提出:「香港和上海是促使巴金於晚年在中國文化總體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的重要地域因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