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外長王毅(右)與候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會談\外交部資料圖片
每次從電視上看到王毅外長的畫面,總是為他過於繁忙的工作感嘆不已。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他要陪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他也要陪同。他在北京,還要會見各國來訪的外長,與他們舉行會談,陪同領導人會見。他還要飛赴世界各地,進行訪問或參加重要國際會議。王毅異常繁忙,一會出現在國內,一會又出現在國外某個地方,以致媒體稱他為「飛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認識了王毅。當時他是外交部亞洲司日本處的一名年輕人,剛入部不久,相貌堂堂、衣着整齊、身板挺拔。據說他曾是東北知青,歷練多年,回京後考入外語學院,學習日語,畢業後來亞洲司,勤奮刻苦,手不釋卷。胡耀邦總書記訪問日本,王毅起草的一篇講話稿,受到領導的讚許,他也因此出了點名氣。王毅好學上進,沒過幾年,就升任處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作為亞洲司領導,負責對日工作,前後幾次訪問日本。記得一九九一年初,我去日本訪問,因父親患病卧床,一直心有不安。那時打國際長途很貴,更沒有手機好聯繫。最後一天到使館匯報時見到王毅,他當時在使館當參贊。他安慰我不要着急,並幫我掛通北京家裏的電話,詢問父親的情況,使我稍許安下心來。
一九九六年,中國駐東北亞國家使節在東京開片會,討論地區形勢及其走向,我在韓國任職,也前往參加。唐家璇副外長主持這次會議,亞洲司司長王毅也參加。每天會議結束很晚,但王毅堅持召集有關人員進行總結。王毅的作風是雷厲風行,他率團或隨團出訪,當天行程結束後,總是由他牽頭,連夜作出小結,報告國內,決不耽誤。
一九九九年,王毅升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主管部裏多個司的業務,其中包括亞洲事務。我已回國退休,很少能見到他,但每年年終,亞洲司退休人員聚會,他都很關心,只要時間許可,都與大家見面,並作國際形勢報告。一聽便知,他深諳國際形勢,並頗有研究,所言立論深刻,見地獨特,每聽一次都受啟發不少。
二○○一年,王毅出任外交部副部長,當年他只有四十八歲,是多位副部長中最年輕的一位。但兩年後,王毅就出任中國駐日本大使,當時正值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遇到嚴重障礙。王毅上任後,維持與日本官方不多的交往,同時又獨闢蹊徑,通過多年積累的民間關係,着力開展民間外交,記憶中甚至使館周邊的友好人士都請到使館,耐心做好疏導工作,為中日關係的轉圜預作了準備。
二○○七年,王毅結束在日本的任期回國,繼續擔任副外長。但二○○八年,出人意料,王毅被調任國務院台灣工作辦擔任主任,大家知道後多少感到惋惜。不過他很快熟悉對台事務,任職五年,工作相當出色。王毅卸任後在一次酒會上說,五年中他結交了不少台灣朋友,也為五年來兩岸關係平穩發展感到高興,唯一遺憾的是,他沒有機會去台灣看看。他祝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下去,造福兩岸人民。
二○一三年,王毅又回到外交部,出任外交部長,這也是眾望所歸。當年他六十歲,正是人生壯年,也是人生閱歷和才華得以發出光彩之時。三年多來,他忘我工作。白天時間被會見和陪見佔去,晚上工作到深夜,批閱請示和審讀、修改文件,據說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在繁忙的日程中,他也不忘外交部的離退休人員,每年年終,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為他們作一次國際形勢報告,開頭總是稱「老前輩,老領導,你們好」。記得有一次是年末最後一天才作報告,他上來就向大家致歉,並說「沒法再拖了,明天就是新年了」,引得全場大笑,笑中也為他的繁忙日程所嘆服。
王毅投身外交,從年輕時一路走來,直至擔任外長,既有他的先天才智,但更重要的是他後天的勤奮和努力。季羨林先生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雖靠先天條件,但更重要的是靠後天的刻苦努力。」王毅的成功也不例外。傳聞王毅與周總理有什麼關係,完全是一種臆測,因為他沒有趕上周總理主持外交的年代。如果勉強說有一點什麼關係的話,那就是他的岳父曾經擔任過周總理的外事秘書。當然也不諱言,王毅自少年時代起就十分敬仰周總理,投身外交事業之後更是以周總理為榜樣,如果說他的舉止、言談、儀表,他的沉着帥氣,有幾分與他心中崇拜的偶像相似,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飛人」王毅的外交故事,一言難盡,這裏所述,僅限個人了解,掛一漏萬,但從一個側面可清楚看到一個人的成長路徑。願王毅為中國外交做更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