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戰國漆木鎮墓獸/李英豪

時間:2016-11-24 03:20:58來源:大公網

  若談及我國古代鎮墓獸,好古人士大多會想起唐三彩陶塑者。有些為人面獸身,髮角與大耳豎立;有些像神話怪物,張口露尖齒,怒目圓睜,猙獰可怖(可見於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與乾縣乾陵博物館等)。唐代和更早朝代,權貴人家墓葬,興置鎮墓獸(多為一雙),用以護祐亡者靈魂及屍身,同時也可嚇走盜墓者。

  其實,遠溯自戰國時代,已有鎮墓獸,但造型和製造物料迥異。例如附圖,乃於河南省信陽楚墓出土者;原為一對,皆整木雕成,飾以漆彩,洵屬我國古代十分珍罕雕塑藝術品,極難得一見。其造型獨特,具原始風味及濃烈地域性。最矚目為頭頂上插的真鹿角一雙;可說是實物與原始半抽象造型(大紅圓目、長舌下伸、利齒如梳)的結合。筆者考據,那時楚國領土至長白山一帶,某些原始時代已傳下來的氏族,供奉「鹿神」,祭祀時神帽上必插鹿角。傳說有頭老鹿救了整個氏族,送草藥為族人醫病,並擊退侵略的敵人;從此氏族奉為「鹿祖神」,視作保護神,頭上例插兩支鹿角,可永保平安,鎮邪驅妖。也可在湖北省博物館,看見隨縣出土的戰國兩件珍稀隨葬品,俱雕鹿形;一為黑漆卧鹿,一為黑漆朱繪者,俱插長長真鹿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