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及韓國女總統朴槿惠,都因「閨密」間接或直接闖禍惹來一身麻煩,特別是朴槿惠,自己挺樸素,形象親民,那個「閨密」及其女兒卻生活奢華,招搖過市,毫無謹慎品行。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的女友田朴珺,曾寫過一文:「我的男閨密—你不知道的陳可辛」,陳可辛的反應是:「我只有一個閨密,就是君如」。凡入得閨房,談得心底密事,不是配偶,便是同性友人,這是對「閨密」一詞的一般理解,所以陳可辛趕快避嫌。不過「閨密」屬時髦潮語,並非真要入閨房,現代人將男女知心密友統稱為「閨密」也未尚不可。
一個願說,一個願聽,一個想問,一個願答,你來我往,話語投機,心思相通,便是「閨密」。「閨密」會是孤獨時的夥伴,煩惱時的解憂藥,漫漫歲月的同路人,真正「閨密」不需多,人生擁有一個已是幸運。做人失敗,有不少原因,說話做事分寸把握得不好,不當講的講了,不該做的做了,特別當你身份敏感,大權在握時,信任「閨密」過了頭,她身邊人如何也不清楚,便將私隱告知對方,甚至將「閨密」當作幕僚,為你出謀劃策,那突然間禍從天降也怨不得別人。
人生得一知己,同甘共苦,死而無憾,古訓是這樣教誨,不過現實最好不要做他人「閨密」,這責任太沉重。一旦緣分到難以脫身,接受了對方誠意,傾聽了對方隱密,那唯有守住誠信,該封口時要封口,好好保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