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馮小剛導演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蓮》在內地熱映,口碑與票房雙贏。即肘於周末揭曉的台灣電影金馬獎上,該片入圍了最佳影片、改編劇本、導演、女主角等五項提名,是今年大熱影片。馮小剛與金馬獎曾有場隔空口戰,金馬獎不計前嫌,去年將最佳男演員獎頒給了《老炮兒》中的馮小剛。當晚,他在北京未出席台北頒獎典禮,隔空答謝。今年再入圍,他回歸到導演本行。
與入圍的其他導演人選相比,馮小剛在《我不是潘金蓮》中導演駕馭能力是非常突出的。從劉震雲原著到改編,馮導首先選擇了圓形與長方形的中國畫傳統構圖,打破了觀眾看電影的構圖視覺習慣,這種探索是需要膽略的。在演員上,他不僅成功將美艷的范冰冰轉型到樸素的村婦,更啟用一批具有極強表演能力的男演員,生動刻畫了中國當代從官場到市井的眾生相,對於群戲的掌控,體現出導演嫻熟技巧與扎實功力。我覺得,假如今年最佳導演獎不給馮小剛,那麼,金馬獎就不是金馬獎了。
《我不是潘金蓮》在最佳影片、音樂、女主角三項上也具實力。范冰冰因此片已獲得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影后桂冠,她扮演李雪蓮,是內斂式體驗演繹,藏起本我、成就角色。倘若評委們把選票投給周冬雨那樣外向型表演的新生代,或將是今年金馬獎最大遺憾與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