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過微信看到一段視頻,是台灣中央大學的一位洪姓女教授做的關於男女因為大腦構造不同而造成行為上的差異的講演,儘管這並不是醫學上的新發現,但是洪教授講得生動有趣,充滿了智慧和幽默,笑翻全場,我也是從頭笑到尾,大笑之餘,覺得有些話題她雖然好像只是淡淡提及,卻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洪教授引用朱德庸的兩句話作為開場白:「男人沒有了女人會沒有樂趣,有了女人會沒有生趣」。可謂一語概括男人女人之間那種又愛又恨、一會兒想買菜一會兒又想買菜刀的矛盾情結,那麼這些誤解和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敢情是因為腦路不同啊!所以,女人每天得講兩萬個字才過癮,男人每天講個七千就夠了,糟糕的是,這七千個字他上班的時候都說完了,回家哪裏還有話說!女人一整天沒得說話,等丈夫回家那還不得在他睡着前的幾個小時內把那兩萬個字都說完!要讓女人不嘮叨也難啊!
女人比較感性,也比較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對顏色等比較敏感,所以找不着路的時候問女性會更容易找到目的地,因為她會告訴你:「你往前走到麥當勞,然後左轉,看見白房子旁邊的紅色教堂,那就是你要去的地方。」男生呢,他會告訴你:「中正路走五公里,往東。」對於一個不知道五公里有多遠,而且又東西南北不分的(女)人來說,這樣的答案怎麼夠用呢。
笑過之後,洪教授很自然地轉入下一個話題,她說男女行為方式的不同還有演化上的原因,比如男人解決問題會傾向於使用武力,他會把他的情敵叫到門口去打架,但是女生就會盡量避免正面衝突,她會散布謠言,說她的情敵如何不檢點,有好多男朋友等等。女人不願意正面衝突是為了保全自己,因為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所以,教育一個男孩就只是在教育這個男孩,但是教育一個女孩就是在培養整個家庭和下一代。因此,洪教授說:「母親的文化水準決定民族的未來,所以,與其花錢去培養兒子,不如去栽培自己的媳婦。」
最後,洪教授提到了性別平等,她認為機會平等和薪水平等才是平等,不是要男生去做女生的事或是反過來,而是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確實如此啊!男女平等並不意味着女人也要去扛槍桿子,但是如果她願意而且又有這個能力,那麼她就應該有做這一選擇的權利和與男生同等的機會,這才是平等的前提。
曾幾何時,一提女權就好像有了火藥味,其實,男人女人相輔相成,誰也離不了誰,而這個世界也正是因為男女有別而越發平衡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