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屯門為打醮搭建的牌樓和醮棚
繼石澳三村和沙田田心村後,今個月另一個太平清醮在屯門鄉,由忠義堂舉辦。忠義堂前身是乾隆年間屯門陶族五村聯同附近五村組成的更練館,分五大股,每股派出四人擔任更練團(自衛隊),對抗寇盜,維持鄉內治安。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忠義堂舉辦太平清醮,其後每十年一次,相沿不替。今屆在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日舉行,為期三日四夜。
忠義堂的五股是:泥圍一股;青磚圍、屯子圍、新慶村一股;屯門新村、藍地村、桃園圍一股;紫田村一股;寶塘廈村、小坑村一股。但泥圍在一九三三年退出忠義堂,現在只有四股共九條村參與打醮。
泥圍、青磚圍、屯子圍、屯門新村和藍地村為陶氏在乾隆年間建立的圍村,太平清醮場地設於屯子圍忠義堂前面的舊屯門小學操場,建醮委員會主席由陶氏擔任。村民經擲筊杯選出打醮緣首,原有四十五名,今屆減至四十二名,是錦田鄉以外最多緣首的鄉村。並非所有緣首都參與酬神活動,大部分儀式只由頭七名緣首代表進行。
屯門這一區平日甚少外人到來,趁着打醮機會,吸引不少遊人前來參觀,順道遊覽附近名勝古蹟。陶氏有新、舊二所宗祠,還有一間家祠,只有建於一九七一年的陶氏宗祠可供參觀。這間祠堂聘請台灣工匠裝飾,令人有置身台灣廟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