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回江蘇泰州老家探親期間,參觀了母校泰州市城東小學。記得母校原來僅有二十多個班級,現在則是一所有三個校區、一百多個班級的市重點中心小學了。看到這樣大的變化,心中不免感慨萬千,同時也回憶起當年母校的老師們對我的精心教育培養以及在生活上給予我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一向是嚴格要求,諄諄教誨。由於老師們教學經驗豐富,課堂上講得好,我又專心聽講,所以我各門功課幾乎都是5分,每學期都是全班第一。那時實行5級記分制,5分為最高分。如我偶爾考個5-甚至4+,班主任老師馬上就會找我談話,幫我分析原因,鼓勵我繼續努力。我知道,老師們對我的要求是門門功課都是5分,每次考試都是5分,保持我這個學習尖子長盛不衰。
我至今仍記得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嚴格要求的一些例子。四年級班主任徐立老師在對我的作文講評時,指出「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是一個沒有主語的病句。他強調說,要不就是「通過這次學習,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要不就是「這次學習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通過」和「使」在同一句中是不能同時使用的。記得就因為這個病句,徐老師沒有給我的那篇作文打5分,而只給了個4+。這次講評和嚴厲扣分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從此六十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語病。五年級班主任李月華老師針對我將「染」字中的「九」寫成了「丸」,在上課時點了我的名,強調「染坊裏不賣丸藥」,意思是「染」字中的「九」不能加點成丸(丸藥)。她生動的講解,形象的比喻,讓我銘刻在心,從此再也沒有把「染」字寫錯過。六年級班主任老師顧紫雲因我在造句中將「打擊敵人」寫成「打擊打擊」,不但給我扣了分,還專門找我談話,要求我決不能滋生學習上粗心大意的毛病。在老師們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指導下,我的學習成績始終沒有掉到全班第二名去。
老師們對我的培養還體現在努力幫助我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覺悟上。由於我學習成績好,比班裏的其他同學似乎也多少懂事一些,故從三年級起,老師就讓我擔任少先隊的幹部。先是中隊長,再是大隊委員,六年級時則是大隊長。平時,老師們對我開展少先隊的工作經常進行指導,我遇到困難時,也總能得到老師們的熱情幫助。老師們這樣培養我,為我創造了做社會工作的良好機會,讓我在為班裏同學服務的同時鍛煉自己,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老師們在生活上也很關心我。記得三年級時,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被大雨澆成了落湯雞。班主任丁淑芳老師把我帶到她家,找出衣服讓我換上,還給我喝了紅糖薑湯。中午放學時因大雨還在繼續下,我無傘回不了家,她又讓我合用她的傘到她家吃飯。徐立老師對我也很關心。那時學校差不多每個月組織學生去電影院看一次電影,一張電影票五分錢。由於我家裏窮,拿不出這五分錢,所以每次我都不報名。徐老師知道後,每次都自己掏錢買一張票送給我,讓我也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去看電影。
我在城東小學學習生活結束的時候,鑒於我品學兼優,又是少先隊大隊長,學校決定將我保送到省重點中學—江蘇省泰州中學讀書。中學畢業後,我又到全國重點大學—南京大學深造。畢業後從事外交、創作和翻譯工作,成為共和國大使、作家和翻譯家。這一切都與小學老師們對我精心教育培養,讓我從小就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我對母校老師們的培育之恩將終身銘感,沒齒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