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閒話應酬\游宇明

時間:2016-11-11 03:15:56來源:大公網

  朋友聚會,我問:「人類有哪些基本活動?」一位男士答:「衣食住行!」我說:「錯,還要加上應酬。」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在中國,應酬是做人的一種基本功,不分職業、年齡、學歷、地位。

  從內心講,我並不討厭必要的應酬。在我看來,別人願意付出時間與金錢請你吃飯、喝茶、唱歌、足浴、遊山玩水,絕對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假若對你印象不好,不在乎你的感受,他大可以將花到你身上的那份時間與金錢用到別的地方。何況,應酬也並非完全無益於我們的人生,比如朋友在一起聊天,大家的思想可以得到交流;有人邀你唱歌、足浴、遊山玩水,你可以體驗平時沒有注意的那些生活,擴大自己的見聞。

  不過,應酬有時的確會影響工作與生活。就說我自己吧,我的生活極有規律:假若上午一、二節不上課,我都是早晨構思稿子,吃完早飯開始寫作,中午吃完飯睡一個小時,下午兩點半開始讀書,晚上吃完飯,跟朋友散一個半小時的步,洗個澡,然後看會兒電視或上會兒網,十一點以前上床睡覺。出外應酬,生活節奏就會被打亂,比如晚上外出會沒有時間散步,上午、下午外出會寫不成文章、看不成書。中午應酬後遺症更多,我晚上一向睡眠不好,需要午睡補充,但我午睡有個習慣,必須在下午一點半以前上床,否則很難入睡,而中午出去能在這個時間趕回來的情況絕少,因此,我只要中午外出,下午、晚上必定會昏昏沉沉。

  對應酬有不適,自然會想到控制,我的原則是:密友發起的應酬肯定參加,一般熟人則視情況而定;晚上的應酬一般參加,白天尤其是中午的應酬盡可能不去。只是任何選擇都有兩面性,減少應酬節約了時間不假,但有時也會在無意中得罪了人。

  有個熟人,在郵政部門工作,很喜歡我的作品,曾稱在婁底唯讀兩個人的文章,一是Z,一是游某。某次,他來了個長沙的朋友,邀請我中午一起吃飯,我恰好下午兩點半有課,於是謝絕了。十多年前的婁底幾乎沒有私家車,來去都得打的,有時一等就是十多、二十分鐘;單位對勞動紀律又抓得很嚴,誤一次得罰好幾千塊錢,我真怕吃午飯時聊得高興了,誤了上課時間。沒想到熟人覺得我不願與他交往,很不高興。

  還有位讀者,是個女的,文章寫得不錯,我們見了面有時也聊一聊,她還請我吃過一次飯。有個晚上,她請人唱歌,也邀了我。我一向不擅唱歌,加上那天確實有點事,不得不婉謝。幾天後,這位女士見了我,直言我拿架子,看不起他們這些文學愛好者,還說,那天某某、某某某都來了,意思是就你游某不給面子,我只能抱歉地笑笑。

  儘管遭遇不少誤會,二十年來,我始終堅持自己的應酬原則,從不「逢請必到」。我知道:誤會可以解釋,但耽誤了的時間與健康永遠不會再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