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輝騰錫勒蒙古風\霍無非

時間:2016-11-11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輝騰錫勒大草原一景\網絡圖片

  一踏上輝騰錫勒大草原,我們這夥人像斷了筋骨,不約而同倒在綠草上打滾。

  這既不是連續舟車勞頓的累乏,也不是草叢濕潤滑倒,而是被這裏的一切深深陶醉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古人把美麗的草原描繪得如此令人神往,牛羊還未見到,遠處是高聳挺拔的風力發電機,白色的葉片在蒙古草原的雄風中轉啊轉。近處草叢中可見夾雜生長着許多名不經傳的小花,黃的,白的,紫的……卑微而不能缺,點綴着一望無垠的青翠,這樣,怎能不陶醉?所以,我們滾啊,笑啊,伏在草地上,嘴含一朵小花,哢嚓,哢嚓,被永恆定格在相機裏。

  草原的臉善變,過一會天色陰沉,淅淅瀝瀝下起小雨,我們躲進蒙古包,望着外面迷茫的景物愣着。沒多久,雨過天青,天上彩虹橫跨,光線耀得花草葉尖的雨珠晶瑩透亮。這時再打量草原,竟與先前不同,她如一位體態豐腴溫柔恬靜的年輕母親,誕下了多少英雄的故事、美麗的傳說。建國初,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據說是在這一帶拍攝的,還記得那首插曲嗎?「百靈鳥雙雙的飛,是為了愛情來歌唱……」草原天高地闊,百靈嗓亮遠飛,這歌宛若奶茶,香醇甜蜜。之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人公龍梅和玉榮,小小年紀與暴風雪搏鬥了一晝夜,發自「天上閃爍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們草原的羊兒多」的童心,感染了那個時代的同齡人。

  草原也似一名孔武有力性情剛烈的壯漢,把驃騎、馴馬、摔跤等「洪荒之力」傳給子孫,成為獨特之技。來到一片平坦的草地,當地的蒙古族青年正進行賽馬和摔跤表演,他們在飛奔的馬背上倒立、下腰拾物、落地上馬等高難度動作,真乃「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爾後,他們身着民族服飾,上身套一件褡褳,手腳甩開,邊走邊擺,舞之蹈之來到場中,身體微弓,重心下沉,眼睛瞪圓,瞅準機會揪住對方,使出摔、背、絆等招數,跺得滿地生風,但往往是半斤對八両,比出勝負得要好一陣,既健體又練力,博得掌聲陣陣。看不過癮,有的觀眾應邀上場,也來比試,這時的摔跤手變得輕手輕腳,耐心謙讓,秀氣得像個女子。

  夜幕降臨,星光閃爍,篝火通明,驅散了夜的黑、地的寒。不同口音的人聚集在篝火四周,觀看草原兒女的文藝表演。美麗的蒙古族姑娘輕抖雙肩,長臂柔動,指扣盅碗,跳起了奶茶舞。小伙子們剛健奔放,踢腿收臂,如騎真馬般利落。還有深沉淳厚、如泣如訴的馬頭琴獨奏,音韻悠揚、收放自如的蒙古長調演唱,把觀眾帶進一個屬於草原的美妙時空,我們手拉着手,甭管認不認識,圍着嗶嗶卜卜蹦着火星的篝火跳啊唱啊,進入狂歡而忘我的狀態,輝騰錫勒大草原把我們維繫在一起了。

  我們真的被感染了。這一夜,十來人躺在蒙古包內,趁着興奮勁兒聊得很晚,很久沒能入睡。夜空的星星,透過蒙古包頂的空隙,朝不眠之人擠眉弄眼。當啟明星還掛在淡墨的天邊,大家都醒了,一骨碌爬起來,恭候曙光的出現。「紅旗飛舞迎朝陽,霞光灑滿草原上……」我驚訝,天底下竟有那麼多歌是為草原譜寫的,隨便一個勞動生活場景,都能唱出相應優美動聽的歌來。當曙光初照,金絲萬縷,掠過草原映在礪石嶙峋的敖包上,我們看到遠處緩緩移動的羊群了,像朵朵白雲飄在平展的綠毯上。

  這天,我們也要體驗騎馬騎駝。卧在地上反芻的駱駝還算老實,騎在駝峰間,主人吆一聲,牠就站起,跟着主人拉的繮繩,晃着叮噹響的駝鈴慢悠悠走遠。過一陣子,駱駝馱着遊人獨自回來─主人早撒了手跟在後邊,老駝識途呀。馬卻不是這樣,蒙古馬個頭並不特別高大,性子卻非常剛烈,很忌生人靠近,特別是站在馬尾巴處,冷不丁會尥蹶子踢人,然後跑開,所以,有經驗的牧民都告知客人勿在馬後。牧民拉緊繮繩,扶客上馬,那馬極不情願轉着圈,只有坐穩了,主人拽着小跑起來,牠才歡實,才符合馬兒的天性,牠們疾如閃電,宛如草原雄風,如果不是繮繩約束,是一往無前的,盡顯陽剛的蒙古馬啊,眼裏永無疆界!

  來輝騰錫勒走一遭,臨別,我把呼和浩特買來的小勒勒車擱在草原上,留作紀念,這本屬草原的古老一物,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中已淡出視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