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終止了一個看了十多年的收費電視服務。
終止期的前一天,來個自我放縱,看最後一晚的海外衛星電視節目,聊以自慰,誰料看到的竟是一個大食比賽。
比賽目的只為娛樂觀眾,大食雖然是來真的,但沒有國際大食比賽的嚴格規則。它分兩組,一組是三名男女大胃王,另一組是平時食量已算驚人的男女藝人。每名大胃王每次迎戰兩名藝人,一對二,即是大胃王讓賽於藝人。香腸、湯麵和奶油蛋糕,擺滿了一桌之餘,陸續火速有人增補,每次比賽時限五分鐘。只見三名大胃王少則一口多則兩口便把食物全塞進嘴裏去,湯麵的湯也喝光光,五分鐘內吃了二十多三十盤(碗),且嘴巴上和盤(碗)中均無食物殘留,被視為「大食得來很優雅」。藝人則分多口才能吃完一盤(碗),快得來不及咀嚼和吞嚥,雙頰脹鼓鼓的,有人幾乎咽着,有人又想嘔吐。結果當然是慣於參加國際大食比賽的大胃王勝。比賽結束,鏡頭移向幕後化妝間,拍到三名大胃王緊接着仍然能再吃盒飯。
聽說常參加大食比賽的大胃王,有人是曾做了比常人撐大多倍的胃部手術,且常做腸胃的特別鍛煉,食物只進入體內而沒有被消化吸收,所以吃得那麼多也不難受,是耶非耶,難作判斷。還是老生常談較恰當,吃東西慢嚥細嚼,也別吃得太飽,讓腸胃有時間和空間消化,才是健康之道。進食原是開心事,囫圇吞棗,且在短時間內硬給腸胃超負荷,即使吃得再「優雅」又如何,看藝人一桌子杯盤狼藉,大胃王的腸胃到底又是怎麼個逆常態模樣,委實堪憂。
小可平素晚上十時半前就寢,那晚看完該節目,已經是凌晨十二時。電視播放的終止時間到,畫面停住,出現「如要申請某某電視服務,請打某某電話號碼」字樣,希望你回心轉意,重新光顧他們。小可原是下意識覺得,這是最後一晚付費,好歹也看完最後一晚。想來這種心態要不得,胡亂看節目,與胡亂進食沒有什麼兩樣,自己的思緒也不期然亂七八糟。那晚滿腦子是狂吃呀、欲嘔吐呀的恐怖片段,難以入寐,翌晨起來,精神不濟,原來吃虧的到頭來是自己。那天,相關的電子用具給拆走了,殘舊不堪的電視機、錄影機和影碟機,以及一大堆電線全部一併消失於眼前,枱面上空空如也,頓時房子變大了,視野廣闊了,人也暢快了。
之後的多天下來,沒有了電視的日子,原來是那麼安靜的。平時常給自己藉口,譬如辛苦煮完飯,吃完飯,由它一餐桌的髒碗碟吧,暫不清洗,懶一下,人便像爛泥般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至於看的是什麼節目,很多時不甚了了,感覺像行屍走肉,平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想看新聞,可以上網看或聽收音機,上網也可以看到娛樂節目,儘管有些節目未必完整播出,或根本不讓你看到最新的,但也無所謂了,自覺不看也無甚損失。
話說回來,電視也有不少益智節目,惟選擇不得宜且無節制地看,娛樂便變成了負擔;一如食物,原是營養要素,囫圇吞棗,再好也變了毒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建築師米斯.凡德洛說的「less is more」(少即多),認為簡單的建築設計反而更能帶給人們更多的享受,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