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可說是人的天性之一。古往今來,各式各樣東西也有人喜歡收藏。從前認識一位老先生,專門喜愛蒐藏骨董級古舊鎖,琳琅滿目,精粗不一,不下數百種;他閒來玩賞,樂在其中。記得有位古鎖收藏家李夢春,珍藏了中外古今三千多把舊鎖,奇形怪狀,應有盡有。美國康尼狄吉的泰利邨,有一間古鎖博物館,但嫌偏於地域性;遠遠不如筆者在德國慕尼黑一家博物館,曾見專題展出的一千多件古鎖頭與古鑰匙,據說是一名對古鎖有狂熱的鉗工三十年來到處尋搜,艱苦得來;可說多姿多彩,令人眼界大開。
附圖為清代乾隆時期精製的銅鎏金鎖連鑰匙(長條),鏨雲龍紋飾,底刻銘文;鎖較大型,長逾四十三公分。一九八五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展出另一把大同小異的鎏金鎖;現已十分罕見。從前在另一文物中心,曾見兩把較特別的古鎖。其一為「鴛鴦鎖」,有七個鎖門,要用七種鑰匙按既定順序連續開啟。其二為古式「三巴掌鎖」,先用鑰匙開啟鎖門,接着還要連擊三掌,才能開啟。
據考證,二千多年前,我國最早的鎖,並無鑰匙,鎖子僅為猛虎等兇獸圖像,掛門前,用作唬嚇小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