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何紫薇展示一九九二年《山邊社訊息》,上刊登何紫著《少年的我》獲獎\大公報記者黃璇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璇、梁舒婷報道:今年是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少年兒童讀物的重鎮山邊出版社有限公司(前身為山邊社)成立三十五周年,同時是該社創辦人、香港著名兒童文學家何紫逝世二十五周年(一九三八至一九九一年)。山邊出版社以「何紫與山邊」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活動,以本港首個何紫的個人展覽「細味何紫情懷」手稿展覽拉開序幕。
山邊名字有來由
該展覽由何紫的女兒何紫薇策劃並借出多份珍貴資料,其中包括何紫未曾出版之文章手稿。大眾從中可了解香港兒童及青少年文學的發展,並對何紫於兒童及青少年文學所作的貢獻致敬。重點展品如《給女兒的信》、《何紫情懷》等手稿,以及何紫昔日照片及與作家的合照、山邊社昔日經典作品及會訊、山邊出版社最近獲獎作品等。
山邊社創社於一九八一年,何紫本來有一間兼售文具的書店在港島西區般含道十七號,因為地近山邊,就以「山邊」為店名,並以Sun Beam(陽光)為音義均佳之英文名。山邊社主要業務是為幼兒到大專生出版普及課外讀物,創社同年何紫又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香港兒童文藝協會。
山邊社成立的首十年,出版圖書近半數由何紫著述或編寫。他一生匆匆走過五十三載,於一九九一年患上肝癌,但仍帶着希望與病魔作戰。何紫薇稱,自己對父親確診癌症末期後的印象大多還是他對創作的堅持和堅強的意志:「聽母親講,父親即使是在醫院的病床上也未曾脫過稿,在最後的那一年,他竟能夠同時寫六個專欄,而山邊出版社的出版也從未停過。」也是在這一年間何紫留下的稿量,使其在過世後的幾年間仍能繼續出版作品。此次展出的手稿中,有三本書的手稿就誕生於他生命最後一年。
病床上堅持寫稿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宋詒瑞於展覽開幕現場分享了她與何紫初識的故事。宋詒瑞說何紫是「一言驚醒夢中人」——何紫曾告訴宋詒瑞,她文風平實暢達,適合走兒童文學路線。自此宋詒瑞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之路,並愈走愈好。每每提起何紫,宋詒瑞都忍不住哽咽:「我總是對自己對他人說,可能何紫是擔心天堂的孩子沒有好書看,才如此早地離開我們。」
「細味何紫情懷」手稿展覽舉行至十一月三十日。三聯書店灣仔文化生活薈位於灣仔柯布連道1-1A號(港鐵灣仔站A3出口)。更多詳情可瀏覽臉譜專頁:www.facebook.com/sunbea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