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蜀繡技藝傳承人吳玉英與她的蜀繡作品合影\大公報記者蔣煌基攝
【大公報訊】記者蔣煌基廈門報道:為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福建省文化廳主辦的「長征路上的非遺」於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同期舉行。德化瓷燒製技藝、興國山歌、醴陵釉下五彩瓷燒製技藝、茅台酒釀製技藝、蜀繡、酒泉夜光杯雕、寧夏回族山花兒、陝北民歌等三十餘項長征路上的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悉數亮相文博會。
主辦方介紹,本次共邀請了江西、湖南、貴州、四川、陝西、寧夏、甘肅等紅軍長征途經的八省區參展;展覽分傳統表演、展示展銷、非遺精品三大板塊,並融靜態展示與動態展演於一體,講述長征路上紅軍與非遺的不解之緣,呈現非遺走進現代生活成果,延伸非遺保護長征路。
現場,貴州茅台集團帶來文物級的一九一五年巴拿馬博覽會上茅台酒古老的包裝瓶、全球每年限量一千件的一九八○年陳釀,令大批觀眾圍繞觀賞、一片稱奇。現場開瓶的酒香更是引來人群駐足品嘗,氣氛如醇酒熱烈。
蜀繡省級傳承人吳玉英說:「學蜀繡三十多年來,從來都不是為了繡而繡,我們都是有信仰地繡,帶着自己的思想在繡。」吳玉英的外婆、母親、姨媽都是蜀繡繡娘,從小耳聞目染的她從十七歲開始繡蜀繡。
蜀繡有一百三十九種針法,全面掌握是很難的。在現場,吳玉英向記者展示了蜀繡中最傳統的衣錦紋針繡法。她說:「目前衣錦紋針作品比較少,因其難以掌握,針法非常傳統,表現也是非常傳統的題材,受到年輕人的冷落。」但她強調,衣錦紋針更體現傳承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