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頭髮,也都經常理髮。我也一樣。
愛美是人的天性,無論女人,還是男人,也都如此。裝飾頭髮,應該是人類愛美的最突出表現之一,因此理髮館,很多地方也稱之為「美容院」,隨處可見。中國,外國,街面上隨處都有理髮館的情景基本雷同,就連小城鎮也不例外。
在國內各地,在國外的一些城市,我進過各種各樣的理髮館、理髮店,當然不是那類「天價」型的,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不過,近十來年,我理髮多在馬路邊上,就是理髮師傅帶着理髮工具,在路邊擺個椅子,或者木櫈子、馬紮,給過往人員剪剪頭髮的那一種。他們有扎堆的,也有獨行的,但行頭都差不多,方式也幾乎一樣。我觀察過,在他們那裏雖然毋須排隊,但顧客一個接一個地倒也不算清閒。
第一次在這樣的地方理髮,是因為好奇。慢慢地,我喜歡上了這樣的理髮,覺得簡單、方便,還多次被親朋評價為「理的真好啊!」在接觸中,我還逐漸了解到,大部分從事這類活動的師傅年歲都比較大,多是早期理髮館裏的退休人員,有手藝,做事認真,身體尚健,不甘寂寞,願意為公眾做點事,又能稍有點收入。他們只負責用剪刀剪、推子修,不提供洗頭服務,也不燙、不染,花樣很少。因為他們有技術,修剪得很不錯,至少我每次都感到很為滿意。我說他們「不清閒」,說明感到滿意的其他人還不少。此外,在修剪過程中,可以同他們閒聊,聽到許多街巷消息和民間傳聞,了解到很多「民情」。當然,我沒有了解和體察民情的任務,只是通過同隨遇的各類人員聊天,解悶、散心,增進一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感情。在他們那裏修剪後,我回家自己洗浴,洗頭,兩相結合,感覺很乾淨,很舒服。所以,我很樂意去他們那裏理髮,而且經常刻意去找,去等他們出街。有一個地方去的次數多了,還真的同理髮師傅成為了熟識的朋友,談話也更隨意些。
談起理髮,免不了要議及關於這個行當的一些傳聞、巷議。
理髮業,包括美髮、美容,是追求美的行業,至關重要。在今天的社會上,理髮業在進步,創新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很受人們,特別是婦女和年輕人的青睞。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應該受到鼓勵。但是,理髮業內反覆出現的不明碼標價,在理髮過程中隨口而來的「添加」、莫名其妙的「材料」和相應的「信口價格」(往往是翻了幾十倍的無底價),還有與理髮無干的「服務」,成為了不少案件、訴訟的由頭,等等,說明理髮業存在的問題,或者不符合美的東西,還真的不少,破壞了理髮業的聲譽,也干擾了社會和諧,需要整治。我真的希望,裝扮人們、讓人們更加美麗的地方,自身也能保持靚麗的外表和內在的美麗,能夠與它追求的目標相一致,以既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理念,也把整個社會裝點得更加靚麗、端莊、和諧、動人。
最近一次在街邊理髮時,一位朋友恰巧從旁路過。他驚訝地問我「怎麼在這兒理髮?」我反問他「不是挺好的嗎?」看來,選擇如此理髮方式並非人人都認可,但確實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而且自己以為一定還會繼續堅持下去,只要還有人在路邊擺攤。不過,希望攤位離我的住處最好不要太遠,因為走遠路愈來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