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本周澳洲、美國、英國和日本都會議息,但相信四家央行都會維持利率不變,但央行所發表的言論卻可能為市場提供方向。
在過去一周,澳洲股市表面最波動,下跌了近3%,原因是投資者雖然再度追捧資源股,但卻難以抵銷高收益的防守性股份下跌的影響。市場現已普遍預期,澳洲中央銀行在本周將會把官方利率維持在1.5厘的歷史低位水平,只有6%的機會減息。
日本央行亦在周二議息,雖然普遍分析員估計該行屆時亦很有機會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是,由於日央行向來的行動都會令市場驚奇,所以有分析認為日央行為了加大對抗通縮的力度,亦有可能會把利率進一步調低至負水平,以及或會加大購買資產的規模與力度。同時,市場亦普遍相信,日央行屆時很大機會延遲通脹率達標的時期。
英倫銀行亦會在周四議息,雖然英國經濟看來可以抵禦脫歐公投所帶來的衝擊,加上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出英國的通脹率在2018年將會升至3%的水平,然而,仍然有大行估計英倫銀行為了穩陣起見,在周四將會把利率調低10個點子。
另外,在上周六傳出英倫銀行行長卡尼可能會在後年離任後,市場正在等候卡尼的親身回應,而相信卡尼在周四發表季度性通脹報告時,將會對此作出回應,卡尼早前亦曾表示過,仍然在考慮中,而這是他的個人決定。有報道指他目前仍未能下決定,所以有可能要等待今年底他才有真正的消息公布。
除了央行議息外,本周全球多個重大經濟體亦將會公布最新的製造業情況,包括美國、英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將分別會在周二和周三公布最新的製造業數據。商品投資者將較注視中國的數據,假如數據利好,商品價格便可看高一線。事實上,隨着中國經濟回穩,大宗商品的價格在近月亦顯著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