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異國風情不僅是旅遊點的常用詞,也成了樓盤廣告的關鍵詞。在內地,不管你置身什麼地方,酒店、食肆、酒吧,都會有恍然天外的感覺,抬頭便是塞納河畔、羅馬花園。喝一杯咖啡在巴塞羅那,飲一杯啤酒在慕尼黑,更有甚者,眼前明明是一間破破爛欄的大牌檔,門庭上卻掛着這樣一塊招牌:「哥本哈根小廚」。
就跟每個城市都有中山路、人民公園一樣,如今每個城市都有世貿中心、維也納酒店,每逢我躺在一間維也納酒店的大床上,總會好奇地想:不知道其他那些來賓,是否會在這泛出一股霉味的房間裏找到音樂之都的韻味?那些坐在東北小城的大馬士革飯店飲着一杯紅酒的食客,又會否找到身在《一千零一夜》的感覺呢?不管怎麼說,這些老闆俗雖俗,我們得承認,他們俗得還真有幽默感.
其實所謂的異國情調,不過是為了給我們沉悶的生活增添一點想像。來點變化!來點激情!畢竟,「相看兩不厭」只是詩人的誇張,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沒才力讓想像的翅膀在現實的土壤起飛,只好在這些神話般的地名上找點樂子。
我是在湘南的一個小站看到那座灰蒙蒙小樓上方那塊藍色招牌時,油然而生出以上的感慨的。信不信由你,那塊招牌上寫的是:「香格里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