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從「打醬油的」到「吃瓜群眾」/貝一中

時間:2016-10-25 03:15:53來源:大公網

  如今這網絡,不僅是水淹七軍的戲台,也是妙語迭出的工坊。

  前些年,有個流行語叫「打醬油的」,意思是:這事與我無關,我只是一個過路的。如今,又有個新詞悄然流行,叫「吃瓜群眾」,不僅浮現於虛擬空間,而且常見於紙媒標題。

  什麼意思呢?儘管沒有權威解釋,卻有人仿照詞典模式,將其定義為「不明真相的群眾」。特別是當群體性事件發生後,在媒體新聞通稿中,通常會把不明真相的人們稱為「吃瓜群眾」。往前追溯,「吃瓜群眾」最初出自社交網站包括論壇、微博及貼吧等,是指那些對話題內涵和事件真相不甚了了,抱着圍觀湊熱鬧心態跟帖的人,這些人有時也自嘲為「吃瓜群眾」。後來,「吃瓜群眾」就與旁觀者劃上了等號,並被媒體所經常借用。照此解釋,「吃瓜群眾」的基本意思,與「打醬油的」相類似。不同的是,「吃瓜群眾」可以是單數,也可以是複數,而「打醬油的」只能是單數,如同路人甲、路人乙等。

  據說,「吃瓜群眾」,最早的表達是「吃瓜子的群眾」,慢慢地被省略了。我覺得,「吃瓜子的群眾」比「吃瓜群眾」更本色,也更形象。好事的人在那裏爭論不休,圍觀的人在那裏一邊嗑瓜子,一邊看熱鬧。這樣的畫面,眼熟得很,在我國坊間已成常態,並延續至今。每當一件新的事件發生後,都會引來圍觀的人。

  這也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魯迅筆下的路人,他們在現場,卻不發聲,不出手,只是圍觀而已,並期待場面越火爆越好。有篇微信文章叫《別變成魯迅筆下只會圍觀的路人》,認為現在的路人,較之魯迅年代進化了許多,他們不再是伸長了脖頸看熱鬧,更想加入進來,彰顯自己的存在。微信文章說:「相比於文學作品中圍觀的路人,擁有着微博、微信、互聯網的我們顯然自由而有意識的多。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帶來體制之外的多元聲音,一些看不見的門檻也被獨立評論打破,幸運的是我們接收到空前多樣的資訊,和空前多樣的立場。那些曾經揣在心裏說不出的話,被文字敏感度極高的人們寫出,從而引發我們的共鳴。這種共鳴,或者源於對生活中溫暖瞬間的希冀,或源於對生活中不公環境的抨擊。」

  這當然是好事,令人擔憂的是不實傳言的殺傷力。不良資訊的累積,往往會產生負面的疊加效應。正如這篇文章剖析的那樣:「匿名言論環境的空前自由,讓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此類事件時都有話可說、有淚可落。當心中的痛點被標題戳中,被文章中加粗大寫的黑體字戳中,狠狠地流出血來,那些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怨憤,輿論場域裏以訛傳訛的不堪,都在一瞬間湧上心口。於是我們一不小心,好像就成為了新時代的路人,只不過我們的手裏,已經有了文字的武器。這件武器有着不受控制的兩枚子彈,一者叫做點讚,一者叫做轉發。」例如,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披露初期,有些人不在現場,並不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但在媒體導向性言辭的報道下,立場變得情緒化了,於是就由圍觀轉向圍攻,「吃瓜群眾」成了「拍磚群眾」。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杞人憂天。每當一個有看點的事件發生後,似乎關注的人特別多,特別會激起義憤。你若留心周邊的人,就會發現,真正把熱點事件當回事的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更不會像錢塘江大潮那麼洶湧。轉來轉去的頭條,很快被後來的資訊淹沒了。地球照樣轉動,太陽照常升起,喧囂歸於沉寂。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寶貴的,應該用在最需要的事上。人家離婚,關你什麼事?傳緋聞、趕潮流、湊熱鬧、瞎操心,做這樣的「吃瓜群眾」實在沒必要,還是轉身去打你的醬油好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