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虛假的網絡/斯人

時間:2016-10-24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在網上看到一篇龍應台批判于丹的文章,感覺語氣文筆都不像,就寫個電郵問她,她回以兩個字:「假的」。現在網上太多假貨,一般人很難一一去查證,因此假貨在網上成了「常態」。

  一個人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于丹,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自己寫了文章,卻不用自己的名字去發表,要假借一個名人去發表,這是什麼心態?

  本來文章寫得好,有理由獲得讀者讚賞,他又要冒他人的名發表,豈非「錦衣夜行」?

  猜想他寫這篇文章,用意未必是說理,用意在於詆毀于丹。他一個沒什麼名氣的人,罵于丹不會太引人注意,想來想去,最有效果的就是借用龍應台的名義來發表。龍應台在兩岸三地有影響力,她批判于丹,至少會是一個網上的轟動話題——於是龍應台無端被人家當槍使了。

  網上有多少文章是真,多少文章是假?假的文章被人當真,真的文章又會不會被人當假?一個真假難分的網絡,叫人如何相信?網絡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給人,網絡也同時提供了極大「方便」讓人誤墮陷阱。

  如何善用網絡,是最大難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