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港默劇之父」美譽的霍達昭由澳洲來訪溫哥華,一同去唐人街喝茶。同席者有我們共同的習畫老師徐榕生。席間霍達昭獨領風騷,細說往事。他本是出生於香港草根階層一「邊青」,因一次僥幸逃過大難,開始思索自己的前路。誤打誤撞走來學畫,老師對藝術的認知,擴闊了他的視野。我這個較他年長的同學又視他為小兄弟,解除了他的自卑。命運也待他不薄,兩個重要的獎學金讓他去英國和美國深造默劇藝術,在香港推展了這本屬冷門的表演藝術。
他移民澳洲後成功創辦了一家兒童畫室,申請入學的要等待一兩年才有位置。他在一家中文電台的個人節目,收聽率長佔首位。
當他說個不停時,當年一位同學提出一個有趣問題:「你這麼喜歡說話,為什麼偏偏演不說話的默劇?」大家都笑了。
我幫他解釋說:「默劇不代表不說話,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說話。只是它用身體的語言,用各種特定的動作去說話,把說話的功能加以擴充,是比一般人更懂得說話。」
霍君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