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加參與策劃「天然之趣: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於二○一五年四月在布達佩斯匈牙利民族畫廊舉行\作者供圖
於一八六四年出生於地球另一端的齊白石老人,曾這樣描述寫實與寫意的關係:「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復寫生,自能神形俱見,非偶然得也。」或許,齊老爺子這輩子都不知道透納是誰。但他這段對畫作虛實與形神的總結,套用在透納的畫作中來理解,竟然可以說是「無縫對接」,簡直妙到毫巔!觀透納一生畫作,從早期的寫實到晚年的寫實寫意並存,至死都未放棄寫生。當齊白石出生時,透納已然逝世13年,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兩個毫無交集的人,對藝術最高境界的領悟竟有着如此令人瞠目的共性,這應該就是藝術本身的魅力吧。
—《透納,衝破筆下的束縛》
正因為他(丟朗—呂厄)懂藝術,熱愛藝術,尊重藝術家和他們所創造的藝術的價值,他才能夠不以身為商人要求投資回報率的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來衡量經濟上的得失……畫廊和拍賣,都是生意。但利益之餘,請更多關注一位憑藉其出眾的眼力和不懈努力帶給整個藝術史顛覆性變化和不可磨滅貢獻的個體。生意只能管這輩子,對歷史的貢獻則永垂不朽。
—《賣掉千張莫奈的男人》
成就藝術中的經典,往往源於愛情中迸發的火花。那因愛而生,轉瞬即逝的靈感,卻蘊含着無窮的張力與能量。無論音樂、繪畫、雕塑、文學,皆是如此。
克拉拉.舒曼於勃拉姆斯,艾米莉.芙洛格於克里姆特,喬治.桑於肖邦,卡蜜爾.克勞戴爾於羅丹,等等。前者無一不是後者創造出傳世經典的靈感來源。但後者卻無一能夠與他們的靈感源泉白頭終老,反之,卻令他們備受內心的摧殘與折磨。或許,這就是上帝給藝術大師們開的一個無解的玩笑。
—《波提切利的女神》
藝術家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藝術、創造藝術,將最終決定他在歷史長河中的位置和地位。此條,無論是對傳統還是當代藝術家都適用。
檢驗經典藝術的唯一標準永遠是時間。因為成交額可以弄虛作假,而歷史騙不了人。
—《2014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