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何洵瑤第一次在家鄉佛山開個展,帶來了五十四幅近年創作精品,展示其在藝術風格塑造道路上的探索和成果\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報道:「彩煥墨華──何洵瑤遊藝歷程匯展」昨天在佛山市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藝術館開幕,這是香港春風畫會榮譽會長何洵瑤首次在祖籍佛山舉辦個展,帶來近年創作的五十四幅精品,展示其在融合水彩和國畫、塑造個人藝術風格道路上的探索和成果,並通過展覽促進與廣東藝術家的互動和交流。
在佛山展覽54幅畫作
何洵瑤,祖籍廣東佛山,一九四六年生於香港,六○年先師從水彩大師靳微天習畫,六八年跟隨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楊善深學習,其作品歷年在美加、英國、星馬,以及內地各市、香港與台灣等地展出,獲得好評。今次展覽作品包括花鳥魚蟲、動物等多種題材,當中不少是為內地展覽專門創作。
走進展場,首先看到展廳正中的六屏巨作《荷塘拾趣》,何洵瑤說這是她花費三個月才完成的作品。有意思的是,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她思考的時間比動筆的還多。因為香港空間有限,紙張不能展開,因此無論是創作或者展出巨幅作品的機會都很少。《荷塘拾趣》是何洵瑤專門為內地展出而創作,她一遍遍在腦海中將構圖勾勒、修改、完善,再畫於紙上。六幅作品完成後,何洵瑤還專門帶着作品到廣州,最終在朋友寬敞的畫室裏完成了修改。
注重線條勾勒增動感
何洵瑤秉承楊善深的藝術理念,提出寫畫要達至形似、富質感、具神韻,務必寫生,把物像形態、特點和生趣,深刻地印在腦中。看她的作品,特別注重線條勾勒,如以香港區花洋紫荊的《彩煥墨華》,何洵瑤就充分運用線條的交搭穿插來增加畫面的動感,原本呆板對稱的葉子,也因為高光的運用和線條的處理而變得富有層次。
創新是嶺南畫派始終堅持的元素,何洵瑤謹記楊善深關於「用自己的技法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畫風」的教導,近年她不斷探索嘗試將水彩融入國畫中,《步步高》是其中一個成功代表,這幅畫既有水彩畫的色彩運用,也有國畫的線條表現,兩者融合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意境。
該展覽由佛山海外聯誼會主辦。策展人、佛山市政協港區委員何綺蓮說,她就是在一次香港的國畫名家即席揮毫活動中,欣賞了何洵瑤老師嫻熟、秀逸、細膩的國畫技法,印象深刻,遂促成了這次展覽的舉辦,也希望藉此促進粵港兩地文化藝術互動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