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跨媒介藝術 觀眾可參與

時間:2016-10-20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參展者與嘉賓合影,左二為梁展峰、右二為許方華、右一為董永康 /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科技改變人們生活,科技為藝術帶來更多可能。K11 Art Foundation由即日起至十月三十日,在中環chi art space舉行「X+Y:許方華及董永康雙個展」,展出二位跨媒介藝術家結合數學、物理學創作的兩件裝置作品,他們以不同媒介探討科技如何影響人們生活,以及如何影響個人對周邊世界的認知。

  策展人梁展峰表示,是次展覽名為「X+Y」,借用了遺傳學染色體基因代號「X」和「Y」,用以比喻兩位藝術家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縱使他們並不是借藝術品講故事,卻是結合數學、力學原理令觀眾思考我們怎樣通過科技來參與世界。比如董永康作品反映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人與手機的關係;許方華則是讓觀眾參與到她的作品中,體會科技在遊戲裏扮演的角色。

  董永康作品《之間》是一組影像裝置,屏幕中充滿蒙太奇手法剪接出的影像片段,伴隨屏幕不斷旋轉,營造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存狀態。影像內容多為水泡和撕碎的紙張,而這一切呈現出宛如中國山水畫般的迷蒙感,「我想以此比喻從電視走到智能手機時代的人們,可以重新思考從屏幕中觀看世界的局限性,繼而能珍視真實世界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董永康說。

  許方華作品 《Process With Body' Water & Pendulums》 靈感源自十九世紀末非常流行的科學繪圖儀器「諧振記錄儀」,是次她將「諧振記錄儀」做進一步創新,「諧振記錄儀」內的鐘擺改成兩個裝有感應器的鞦韆,並以水池取代「諧振記錄儀」中的紙和筆,運用物理學的振動原理,只要觀眾坐在鞦韆上,即可令連接鞦韆的水池產生波紋振動,繼而產生一段悅耳的音頻。該作品令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此外,為了能令欣賞者更加明白這件作品的原理,她更在作品旁還原「諧振記錄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