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觀者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大公報記者張帥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帥北京報道: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是魯迅先生北京舊居。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魯迅在此居住,完成《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墳》、《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舊居現已改為北京魯迅博物館,恰逢魯迅逝世八十周年(一八八一至一九三六年),該館特別舉辦「含英咀華──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展期至十月三十日。
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黃喬生稱,展覽中有很多珍貴的文物,上千件魯迅手劄之外,還部分首次展出徵藏的章太炎、吳稚暉、于右任、陳獨秀、錢玄同、胡適、劉半農、周作人等近三百家近代名人的五千餘件書劄。
魯迅書贈許廣平《悼楊銓》詩,是此次展出一百三十餘件館藏精品文物中的代表性展品。此外,《引玉集》是魯迅編蘇聯木刻作品選。魯迅積極宣導新興木刻藝術,魯迅曾託人從蘇聯搜求木刻作品,陸續得到蘇聯木刻原拓共一百零九幅。魯迅從中選六十幅編成此書,並以「三閒書屋」名義印成,「因為都是用白紙換來的,所以取『拋磚引玉』之意,謂之《引玉集》。」
魯迅是書籍編輯和裝幀設計的高手。作為作家中最早關注書刊設計的人,魯迅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書刊設計的論述,他本人在早期更親自對自己和別人的書刊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