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作歌手鮑勃.迪倫獲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引起爭議,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不應該頒給一個歌手。問題糾纏在於歌詞算不算得上文學作品。這一點無庸贅言,中國的宋詞,本來就是歌詞,但現在沒有人會否認宋詞是中國文學寶庫裏的精華。
是否有比迪倫更應該得獎的文學家,這又是另一個問題,實際上這是很難比較的,比如說村上春樹的小說會不會好過迪倫的歌詞,這真是沒法說。
把諾獎授予一位歌手,其象徵意義大過實質意義,這件事證明諾獎評選委員會將文學的定義拉闊得更趨近大眾,也更強調「文學不應該離地」,應該與現實生活有更密切的聯繫這樣的理念。
顯而易見,評委們也察覺文學越來越離地、越來越與誕生它的土壤抽離的趨勢。脫離現實生活,一味在抽象理念上玩花樣,技巧日益創新而理念日益虛無,這樣的趨勢使文學越來越失去應有的滋潤,越來越蒼白無力,越來越成為無人孤島。我寧肯讀一些有感覺、有思想、痛快淋漓的歌詞,也不去沾手那些一開始就準備讓讀者讀不懂的所謂純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