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很善於栽花養草,家裏四季綠意盎然、芳香不斷,春天有茶花、月季,夏日有三角梅、紫薇,秋季有菊花、石榴,寒冬有墨蘭、梅花。我每次去他家作客,進門的第一件事是去陽台賞花,賞着,賞着,心都化了。
知道我喜歡花,朋友送了我幾盆,有西洋杜鵑,有墨蘭,也有石榴。
西洋杜鵑的花瓣短而闊大,不是我們常見的尖而長的喇叭形,頗有點像袖珍的茶花。它大約在一月左右開花,花期長達兩三個月。花盆是青花瓷的,花開季節,紅花、綠葉、白盆交相輝映,美得讓人心醉。
墨蘭葉片修長,像一把把綠色的利劍,它十二月長莖,花寄居在莖上,小小的,像蝴蝶一樣,姿式優雅極了,常讓我想起女藝術家、大家閨秀之類的概念,它的香味溫柔卻透着韌勁,吸一口,整個肺都會舒展。
石榴的葉子有點像杜鵑,但杜鵑葉上面布滿了白色的絨毛,看上去像是綠色上附了一層秋霜,而石榴葉則是平平滑滑的,綠得更乾脆。它一般在秋季開花,骨朵比茶花小,比杜鵑大,非常低調,不像梅花與櫻花一樣總要居於綠葉之上,古人用「萬綠叢中一點紅」來形容它。
然而,我種花養草的水準實在有限。墨蘭在朋友家時蔥葱鬱鬱,葉子綠得可以滴下油來,花朵一年開一次,到了我家,葉子變得有點發黃,葉尖處還時有褐色,蘭花由一年開一次變成兩年開一次。石榴呢,我養了一年,葉子倒是綠着,花朵連影子都沒看到一個。西洋杜鵑卻更不用提了,前兩年還養得好好的,每到春天總要開出那麼幾朵花來,但我看到它的葉色有些暗淡,便弄了些菜油餅撒在盆子裏,結果活活將一片花「燒」死了。
將好好的花養成枯枝敗葉,我是有前科的。我家的老房子沒搞裝修,南面的陽台是敞開的,本來極適合栽草種花。我也確實養過一些花,比如夜來香、一串紅、菊花、文竹、仙人掌,除了不要人操心的仙人掌,我基本上是養什麼死什麼,養到後來,連我自己都沒信心。如果不是新居到了十七樓,整天看不見綠色,心裏堵得慌,我肯定想不到重操舊「好」。
認真一想:我養花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別人養花會看園藝方面的書,經常自己配製適合各種花卉的泥土,懂得適時施肥。我呢,整天想的事不是上班,就是寫作,連給花兒澆水都常常忘記,更不要說製土、施肥了。這樣的園藝水準,還有花願意活着陪我,算是給了我天大的面子。
前些時間,有愛好攝影的朋友建議我買部好相機,有空時大家一起出去玩玩,我謝絕了。我明白,以我目前的能耐,很難同時幹幾件事,還是認真學點園藝吧,我得讓花兒知道,我其實是在乎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