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群儒痛斥諸葛亮/汪 強

時間:2016-10-17 03:15:52來源:大公網

  據羅貫中所記,諸葛亮來到孫權帳下,口若懸河,對答如流,嚇得江東群儒有的臉色變白,有的臉色變青,有的臉色變灰。其實,這是沒有的事。試想張昭諸人都非等閒之輩,豈會僅因口舌之爭就大驚失色。三個臭皮匠,尚且抵得一個諸葛亮。一群儒生,怎會被諸葛亮嚇倒?實際上是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諸葛亮戰群儒,群儒也戰諸葛亮。只是由於某種不便言說的原因,羅貫中略去了群儒厲害的言詞與諸葛亮的窘態而未寫。現依據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陸續▉、嚴畯、程德樞等儒生的後代所提供的資料,補記群儒痛斥諸葛亮的幾段話語。

  「先生說,曹操祖宗在漢朝做官,享受了漢朝的俸祿,曹操就應該報效漢朝。因其背棄了漢朝,就將他稱為漢賊。照此說來,漢高祖也該被稱為秦賊。他本是泗水亭長,級別雖不高,但大小也是秦朝的官吏。依據先生所言,他就該盡忠秦朝。然而,在咸陽見到秦始皇的威儀,就感慨萬分地說:『啊,大丈夫就該這個樣子!』後來,為了自己有秦始皇的樣子,就舉兵造反,這不是秦賊嗎?既然劉邦就是賊,那劉備不是賊的後代嗎?又有何值得炫耀的呢?」

  「再說了,照先生你的說法,那不僅曹操為漢賊,我們的主公也應該為漢賊。是這樣嗎?假如你認為我們的主公也是漢賊,那你來做什麼?你為何要跟我們的主公共謀大計?假如你認為我們的主公不是賊,卻說曹操為漢賊,這個理說得通嗎?當着我們的面,你說曹操為漢賊。離開了我們,你是不是要說我們的主公是漢賊?今天,你說要討伐曹操這個漢賊。明天,你是不是要討伐我們的主公?」

  「先生說,在當陽打了敗仗,是因為數十萬百姓跟着劉備走,劉備不忍心將民眾拋棄,以至於一天只能走十多里路。由此,先生得出結論,說劉備大仁大義。其實,即使真有此事,也是小仁小義、假仁假義。試想,如果劉備放棄爭天下的想法,就可以少掉多少戰爭。可他不顧天下大勢,不顧生靈塗炭,硬要與曹操一爭天下,非得讓數十萬百姓死於戰亂之中,在戰亂中流離失所。請問,這仁在哪裏?義在何方?打個比方,一個人燒掉了人家的房子,然後給人家幾件破棉襖擋寒,能說這人大仁大義嗎?」

  「先生稱我等為腐儒、為小人之儒,即自認為君子之儒。而我等看來,先生才真正是腐儒一個。亞聖孟子說過,百姓最重要,土神穀神次要,君主較輕。因此,得到眾百姓之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做諸侯,得到諸侯之心的做大夫。諸侯危害社稷國家,就另外改立。犧牲已經長成,祭物已經潔淨,能按時祭祀,但仍發生旱災澇災,就另立土神穀神。不知先生是否看過這段話?依亞聖的說法,當失去民心之時,是應該更換君主的。可先生卻不顧百姓的感受,硬要堅持姓什麼的人做君主,這不是太迂腐了嗎?況且按先生的說法,也不該堅持讓姓劉的做君主,應該回到秦朝。回到秦朝也不對,應該回到周朝。回到周朝也不對,應該回到商朝。還有,孟子說過,賊害仁的叫做賊,賊害義的叫做殘。又害仁又害義的叫做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獨夫紂,沒聽說他是弒君。可見,誰是賊誰不是賊,不在於原來的身份。即便原來的君主,也可以是一個賊。可先生只認定背棄君主的人是賊,這不是太迂腐又是什麼?到底誰腐誰不腐,不是自己說了算,要讓後人評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