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曹操愛美食,其實,其子曹丕也是個十足的吃貨。這位「吃貨」除了愛食火鍋(鑊鬥之食)之外,尤愛吃葡萄。
愛吃到什麼地步呢?這麼說吧,他清醒時吃,讀書時吃,酒醉時吃,口渴時吃,不但吃,而且還研究了葡萄的儲藏方法,且釀出了中國第一杯葡萄酒。
漢靈帝中平四年,曹操借病返回故鄉譙郡(今安徽亳州),在渦河邊上建造了一座精舍,名曰「譙令谷」,曹操在此「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這年冬天,一個健碩的男嬰呱呱墜地,他就是曹丕。譙令谷所在的這片土地,甚為豐腴肥沃,地產五穀多顆粒飽滿,尤其是種植葡萄的農家異常集聚。曹丕自小就在葡萄架下玩耍,對這種紫彤彤的小東西很感興趣,葡萄熟了,吃下一顆之後,欲罷不能,據傳,曹丕三歲那年,就能吃下兩、三斤葡萄。
曹丕在《詔群醫》中有言:「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此言被服飲食,非長者不別也。」
這裏的長者,是指尊貴的人的意思,也就是說三代貴族,才能知曉如何穿衣;五代貴族才能知道如何享受美食。掐指一算,曹丕也算是五代貴族了,把幾顆葡萄吃出興致和情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詔群醫》中還有曹丕讚譽葡萄的語句:「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編按:即葡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
從上述文字的字裏行間不難看出,曹丕所釀的葡萄酒度數不低,因為「善醉」,但又醒得快,證明葡萄酒的品質還是可以的。所以,曹丕說,世間的水果,哪有能和葡萄相媲美呢?就是龍眼荔枝也要甘拜下風。
葡萄在中國人的審美裏,有這樣的寓意,紫氣東來,多子多福,甜蜜如意,總之,都是與「好彩頭」沾邊的。
古往今來,愛食此美味的又何止是魏文帝曹丕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