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湄公河行動》動作連場
要數世界上著名的三不管地帶,位於緬甸、老撾和泰國交界的金三角,無疑是數一數二的知名。幾十年來,凡是涉及毒品的香港電影,或多或少都要提到這個地方。只是,在過去的香港電影裏涉及到金三角,角色不是去談生意就是做卧底,印象中沒有哪個人嘗試去那裏抓人的。從這點來看,林超賢的新片《湄公河行動》講中國特警在金三角執行任務,就顯示某種時代的改變。/行 光
《湄公河行動》根據一件真實案件改編。二○一一年,兩艘空無一人的中國貨船在金三角水域被泰國軍方截獲,更在船上搜出了九十萬顆冰毒。翌日,十三名中國船員的屍體浮現,皆被蒙眼綁手射殺。面對這宗大案,中國公安部聯同泰國丶老撾丶緬甸的軍警組成聯合行動組,聯手緝拿背後的主謀糯卡。糯卡是金三角的新毒梟教父,擁有龐大武裝勢力,而且神出鬼沒。中國派出驍勇善戰的禁毒局緝毒總隊長高剛率領隊員到泰國調查。他和身處在金三角的情報員方新武合作,追查糯卡的藏身之地。二人要搶先在其他三國(泰國丶老撾丶緬甸)警方抓獲糯卡之前將他緝拿,否則在三國都犯案纍纍的他會被其他國家審判,無法為死去的中國船員討回公道……
如美式特工片
林超賢的劇本基本上是美式特工片的翻版,飛車追逐,以至在叢林的機降,潛入作戰,無人機、機械人層出不窮,也有喬裝改扮的卧底探案。基本上,華語電影人嘗試過的動作點子都出現,而且因為投資的升級和背景的改變,電影變得更加龐大和「現實」。那些無人機監控、電子干擾,以至森林內各種或高或低科技的裝備應用,今天看來都近乎司空見慣。
當然,像電影中出現可以轉角瞄準的警用槍械,也算是比較新奇的裝備。編導雖然沒有刻意強調這些高科技,但電影本身多少成為了新裝備的示範作,一如故事一開始,在北京的反恐比武一樣。
裝備以外,人的故事集中在張涵予和彭于晏扮演的兩個警察身上。只是一個因為以任務為重而和妻子離異,靠電話和小女兒維繫感情(父女情的描寫多少有導演個人經驗的影子);另一個則因為女友被毒品所害而選擇到毒販的老巢執行任務,兩條線索其實沒有多少人物和細節支撐,變得很功能。其中彭于晏演的方新武,背負悲傷的過去,只像是為了製造和反派以至職務的衝突,並沒有讓這個人豐富起來。當然,話說回來,多數的荷里活動作電影都有這種問題,如果從追趕外國同類電影的角度看,這並不是多大的缺點。
金三角地區的主權混亂,當地的治安由自治隊負責,讓故事的推進有了很大的空間─中國的特警隊在這裏採取行動,中間並沒有多少筆墨用在和當地以至三國警方的互動上。方新武與高剛引誘糯卡團夥出來交易,結果令商場大亂,他們也只是一走了之。
情節何妨商業
而和事實有很大出入的一點,本來是由緬甸警方拘捕犯人,然後移交中國的正常國際司法合作,在香港電影人的改編之下,變成了中國警方先下手為強把犯人直接抓回內地審訊。這個從商業電影的角度考慮,自然是合情合理,所有的情節都是以目標觀眾的角度出發,一如宇宙怪獸總是攻擊日本,外太空侵略者的入侵則一向以美國為目標。
只是,這樣把三國警方近乎完全抹去的做法(除了在北京開會,以及被糯卡派出的童兵自殺攻擊的場合),其實有點像荷里活電影《U-571》,把二次大戰時英軍搶奪德國密碼機的功勞(由《占士邦》小說原著作者Ian Fleming策劃)分派給美國人一樣。不過,只要目標觀眾們不介意,這樣的安排也是合乎情理。話語權,和市場大小往往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