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文大學京崑課程出成果

時間:2016-10-13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粵劇名伶龍劍笙(右)與上海越劇女小生韓婷婷喜相逢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是戲行的一句「老話」,寓意演員上台演戲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京崑課程的廿多位學員,在短短三年、每周一節課的學習之後便能夠上台演出崑劇《牡丹亭》之《遊園驚夢》,實在不能不令人感到驚訝和刮目相看……/大公報記者 葉中敏(文) 鄭雷(圖)

  本港「振興京崑藝術傳承中心」兩位創辦人:李和聲與顧鐵華,三年前在中大校長沈祖堯支持下,在中大通識教育三十多項課程中增加了「京崑藝術」項目,兩位創辦人出資自上海戲曲學校聘請專業教師來港任教。

  課程開辦之初,只有數名學生選修,但到今天,學員人數已增加至三、四十人,所佔學分也由兩分增至三分。學員中,有一、二年級生,也有碩士生和博士生,而且,學員不僅來自文科學系,還有工商管理、金融學系的學生,可說非常難得。

  暑假赴滬速成《驚夢》

  本月七至九日,京崑課程學生聯同來港的上海戲曲學校師生,在中大逸夫會堂等地進行了三場名為《姹紫嫣紅》的演出,作為學習上的實踐和匯報。其中,由中大京崑課程學生演出的《遊園驚夢》,可以說是「考牌」之作,他們在李和聲、顧鐵華兩位資助下,今年暑假沒有放假休息或出外遊玩,而是到了上海戲校學戲,每日如同戲校學生般練功、排戲、上課,「地獄式」密集訓練了一個月。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上台演出,不論是主角柳夢梅和杜麗娘,還是扮演花神的配角,唱、唸、做、舞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很好地表達了劇中一雙年輕戀人的情意和崑曲的優雅之美,清新動人。

  「乾旦」牟元笛技驚四座

  當然,演出中最吸引觀眾的,當然非上海戲校教師、也是上海唯一專業京劇「男旦」的牟元笛莫屬了。

  牟元笛師承尚(小雲)派,此次演出劇目有《虹霓關》和《失子驚瘋》,前者主要表現寡婦東方氏「陣上招親」的武功和風情,後者則描述婦人胡氏在逃難中與兒子失散的驚恐悲痛,大量「水袖功」出神入化,令人嘆為觀止。

  男旦又名「乾旦」,是中國京劇藝術中的一項獨特傳統,「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皆為男性,然而在台上的表演「比女人還要女人」,傳達的實際上是一種經過精心提煉和加工的藝術,並不是簡單的生活再現。而且,由於男性天生嗓音寬厚、體力充沛,男旦在台上表演的「力度」,包括唱唸做打和精、氣、神,實非女性演員所能及。

  已故梅派嫡傳梅葆玖先生,生前曾被問及四十多位徒弟中對那一位最滿意,梅老師沉吟了一會後說:「胡文閣(男旦),因為梅派本來就是男人唱的。」

  四九年後,「男旦」不獲提倡,目前胡文閣和牟元笛,一在北京梅劇團演出、一在上海戲校任教,南北輝映,堪稱「異數」,但演出機會都不多。

  「阿刨」加國返港即看戲

  而在九日晚逸夫會堂的演出中,開場前來了一位稀客和貴賓─粵劇名伶龍劍笙。

  「刨姐」近年客居加國,此行是回港「盡孝心」,陪伴已高齡一百零七歲的老母親。大老倌肯「降貴紆尊」觀看學生演出已非易事,更難得的是,「刨姐」是前一天晚上深夜才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返港,下機休息半天,便在製作人丘亞葵陪同下到沙田中大觀劇,並對演出給予好評,此種熱愛戲曲藝術和熱心扶掖後輩的精神,確實十分難得和令人感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