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港九溯源】 大嶼山古銅劍的嶺南文化特質

時間:2016-10-10 16:39:28來源:大公網

  嶺南——駱越戰國人面弓形格青銅劍 。/網絡圖片

  文 | 木也

  1962年,香港大嶼山石壁遺址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人面弓形格銅劍,該劍劍身長18.3 cm,歷經兩千五百年風雨沖刷,依然雙刃鋒利,紋飾清晰,堪為嶺南先秦青銅器之精品。

  與毗鄰華南五省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五省迄今所發現之多柄青銅劍對比, 毫無疑問,兩廣出土人面弓形格銅劍與雲南地區之關係更為密切。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或許是,雲南地區很早就已經進入青銅鑄造時代,並生產了很多青銅劍,流落到了嶺南。

  該劍與矛一同被繩捆紮出土,說明其功用主要為征戰,至少為狩獵,而非禮器。石壁銅劍的頸部手握所及之範圍,均可見明顯的磨蝕痕跡。劍身方面,兩端刃部邊沿均有若干破損痕跡,相信為長期頻繁使用所致。

  香港地區目前已發現了三件弓形銅劍。其中,石壁銅劍同時出土的銅矛為凹口,與中原地區出土的春秋中期的矛極為相似,在廣東海豐及深圳大梅沙多處都發現過與香港石壁形制相似特徵的銅矛。

  人面弓形格劍上的人面設計造型,在崇天命敬鬼神的遠古社會,或許暗示了先民祈求生命生活生存之永恆,延續延長傳承精神之強烈願望。石壁劍人面的四周雕飾羽枝狀的紋飾,相信是製作者與持有者對生活風調雨順,和平安寧,欣欣向榮的美好期望。這與今日地球人以橄欖枝為和平象徵,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客觀上也是嶺南地區欣欣向榮,鬱鬱葱葱的大自然環境的折射與反映。

  事實上,春秋時代的嶺南地區,人煙稀少,發生征戰的概率自然非常低,更多的應該是人與出沒無常的野獸支配的大自然搏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成為先民的本能與最基本願望。一般情況下,先民的壽命都非常短暫,三四十歲已經是恆常現象,超過五十歲的長壽者恐怕真是鳳毛麟角了。所以,這種銅劍上的人形,不應該是對斬獲人頭的勝利的炫耀, 而是對生命的崇拜與期待。

  香港石壁銅劍與越南東山文化出土的銅劍形制也十分相似,這說明越南東山文化與中國東南沿海文化,尤其是香港地區的文化有密切的交往。香港在遠古時代,就是嶺南大地與東南亞交流的橋樑。香港大嶼山、南丫島等島嶼上,先後都發現了弓形格劍。唯一遺憾的是,迄今尚未發現冶煉鑄造銅劍的遺址。那麼,當不能夠確認銅劍是香港本土生產時,該銅劍來源於泛珠三角地區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同期中原地區青銅文化的繁盛,足以影響輻射到周邊地區,並源源不斷地影響到嶺南地區,就算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尚未對嶺南地區形成事實上的行政管轄關係,其相互間的征戰摩擦,甚至零散的人員往來,都有可能將銅劍,甚至鑄劍技術傳播到這一地區。這或許成為香港社會發展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又一明證。

  人面弓形格銅劍是代表嶺南地區象徵某種精神意義的青銅器物。其對生命的熱愛與崇拜,對生存的執著追求,對滿足其生存的物質的無限期盼,都構成了嶺南青銅文化與中原青銅文化的共同要素。(考古篇之五)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