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港九溯源】4000年前港人居者有「石屋」

時間:2016-10-10 16:35:47來源:大公網

  澳門路環黑沙古人類遺址發掘的古屋。/網絡圖片

  文 | 木也 

  1988年香港東灣考古發掘,發現了約六千年前的房屋遺跡,稍後又在大灣遺址發現了約四千年前的房屋遺跡。1992年,大嶼山扒頭鼓遺址再發現新石器時代未期的河卵石圍築的圓形、方形房屋村落遺跡。同年初亦在白芒遺址發現了先秦時期的房屋群落遺跡。 

  在大嶼山扒頭鼓遺址,專家發掘出了若干圓形和方形的河礫石圍築房屋遺跡,並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工具, 證明這裡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群落遺址。白芒遺址更發現有西晉、西漢、春秋戰國至夏商不同時期墓葬及大量文物,證明了在歷史上,持續有人生活活動在香港地區,從而保持着香港歷史文化的延續。 

  這些房屋結構均以河礫石圍築,屋內外有石砌火塘,並散落大量生活用器如陶器和石器等。受地理氣候物產不同之影響,珠江流域以河礫石為結構的平地建築, 與黃河流域流行的半地穴式和長江流域桿欄式的房屋遺跡明顯不同。 

  1992年白芒遺址的史前玉石環玦作坊內,發現逾千件製作水晶飾物之相關文物。環珠江口地區迄今已發現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玉石作坊相關遺址多達數十處。從地理分布來說, 這些環玦作坊遺址分布十分廣泛,當然大部分均位於海岸河岸的沙堤附近。玉石作坊遺址的存在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地近海濱沙堤,原材料石英砂相對容易開採加工。 

  大嶼山扒鼓頭遺址出土的石戈。/網絡圖片

  1995年1月,澳門的路環黑沙發現一處約距今4,000年前的玉石環玦的作坊遺址。玉石飾物包括有水晶的環、石芯、毛坯、素材、石片和石核等, 並有製作環玦加工工具如環砥石和石錘。當然,這並不能說明彼時先民已經有合理明確的專業分工。以當時的生存條件,每個先民都可能身兼數職,不大可能專業雕琢石器。所製作加工的玉器與石器,十分粗糙原始甚至落後,所選原材料主要以便於加工的石英砂為主,出土文物與作坊形制,與香港白芒遺跡有諸多相似之處。這也說明四千年前的港澳地區,其社會發展處在大體相當的水準。 

  澳門黑沙遺址與香港白芒遺址分別出土距今三千年的水晶、石英玦、環玉石作坊,與中國東南沿海及台灣地區同期的考古發現, 表現出錯綜交流相互滲透之地緣文化關係。當然,港澳地區的社會發展尚滯後於中原地區,甚至,滯後於珠江流域。 

  總之,距今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香港先民,已經過着群居甚至定居的生活,社會發展已到了某種程度居者有其屋的水準,雖然其居住條件還十分簡陋甚至十分原始,但其群落已有相當之規模。出土文物顯示,香港地區先民的生活習俗,與珠江流域先民的生活習俗頗為接近。作為嶺南文化的一部分,香港出土文物多方面展現了嶺南遠古文化的特徵。這也足以說明,香港先民並非是漂洋過海外來的,以船為家的馬來裔的主觀臆測,而是土生土長的土著,即,香港的歷史文化是香港歷史與嶺南歷史文化交合融會發展演繹的結果。香港文化本質上就是嶺南文化,只不過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地域特性而已。(考古篇之四)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