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百年親情\姚文冬

時間:2016-10-08 03:15:55來源:大公網

  我家有過一座東廂房,那是一間比鍋底還黑的房間,下午陽光西照,它也得不到半絲,因為窗前狹窄的過道對面,是伯父家的西廂房,兩座廂房臉對臉,你擋住我的晨輝,我遮住你的夕陽。曾祖母習慣了這種黑暗,像她那樣歲數的人,活到這樣的年代,彷彿穿行在黑漆漆的時光隧道,走得越遠,就越遠離光明。

  我後來總這麼想:她明亮的生活都留在了清朝吧?

  那年我六歲,像狗一樣淘,比貓還要饞,我趁曾祖母不在房間,偷偷從窗戶跳進去(她進出鎖門,但不關窗),她的小房間彷彿與外面有時差,進房就是黑夜。我熟練地摸到房頂上掛着的籃子,籃子裏有點心,確切地說,是槽子糕,那是我姑姑孝敬她的。姑姑在首鋼工作,她惦記家裏這位老古董,經常捎錢和食品給她,槽子糕最適合她的牙齒。當然,也適合我的牙齒。我偷了槽子糕,然後,就等着聽曾祖母的咒罵聲在院子裏此起彼伏。曾祖母的罵聲就是衝鋒號,母親聞之,拿起笤帚追着我滿院跑。

  除了偷槽子糕,我還在夜晚蹲在她的窗下,學貓叫嚇唬她,貓叫她不害怕,我就學鬼叫,我尖聲尖氣地喊叫:「我是鬼。」房裏罵道:「你個小王八羔子。」聽到這聲罵,我就心滿意足地狂笑着跑了。

  即使姑姑不給曾祖母錢,她也有錢花。年邁的曾祖母有自己的營生,她穿鍋蓋,然後拿到集市去賣。鍋蓋用高粱秸稈做成,要一根根用針線穿連在一起,最後用刀子割掉那些長長短短,形成一個圓。集市就在我家門口,曾祖母只需走幾步,就能完成交易。曾祖母除了穿鍋蓋,就是數錢,要麼就是吃糕點,飯菜都是母親端到她房裏去。在母親的回憶裏,曾祖母不是嫌菜涼了,就是說菜不香了,要麼就是教育母親如何當個好媳婦(祖母和姑姑一起生活,曾祖母代替祖母行使婆婆的權力)。母親說起這些,絲毫沒有對曾祖母的反感,反而說得很輕鬆。大概孫媳婦和兒媳婦畢竟隔了一輩,曾祖母對母親沒有婆婆對媳婦的那種刻薄,更多的是憐愛。

  曾祖母是一九七六年去世的。夏天地震,她的黑箱房眨眼就不見了,所幸,三個月前,曾祖母已經駕鶴西去了。她彷彿預知了這場災難,提前收拾好自己的人生,帶着她九十年的人間閱歷,逆流而上,回到清朝,回到曾祖父身邊去了。

  我沒見過曾祖父,父親也沒見過,曾祖父肯定去世得很早,根據曾祖母的年齡推算,曾祖父該是清朝的人吧。身強力壯的曾祖父,生活在苟延殘喘的清朝,那段歲月,當是他與曾祖母的人間四月天。我能想像的,就是他梳着長長的辮子,提着茶壺,看守他的小雜貨舖。這想像源自父親的故事。話說很久以前,一個外村地主的母親病重,大冬天想吃西瓜,這可愁壞了地主,地主來到鎮上,走進曾祖父的小店,店裏閒聊的鄉親都恨這個地主,都瞅着曾祖父怎樣應對。曾祖父說:「西瓜有,一個大洋。」地主驚詫,說:「太貴了。」曾祖父說:「那你到別處找找。」地主哼了一聲走了。地主走後,曾祖父從菜窖裏拿出那個西瓜,切開了給大家吃,大家很驚訝,說:「這麼昂貴的東西,分給我們吃?」曾祖父說:「吃半個賣半個,還能賣一個大洋。」等吃完半個西瓜,地主又回來了,看來全鎮就剩這一個西瓜了,他願意出一個大洋,但西瓜只剩下了半個,曾祖父說:「還是一個大洋。」地主悔之不及,無奈,掏出一個大洋,抱走了半個西瓜。聰明的曾祖父耍弄了地主,他讓地主出錢,讓鄉親們解饞。

  父親的故事令我心生疑竇,覺得這個故事好耳熟,很像是民間傳說或者雜誌上那類玩意,但父親從不看書,人也厚道,一輩子沒撒過謊,他不會編出這樣構思巧妙的故事。那麼就是鄉親們口口相傳,張冠李戴給了曾祖父?我更願意如此,這說明曾祖父是受鄉親愛戴的。或者,壓根就是真事呢,好故事都來自民間。於是,曾祖父在我腦子裏印下了這個虛幻而睿智的印象,而這虛幻也非無憑據。我曾從家中雜物中翻出過一個油黑的小木匣,那是曾祖父的雜貨舖收錢用的,還有一把又長又彎的西瓜刀,這種刀現在不多見了,一看就是舊物件,應是那個故事的物證。

  此外,曾祖父在院子裏留下的最多的痕跡,是那生生不息的椿樹。據父親講,他小時候,後院簡直是個小森林,椿樹耐生長,砍掉後,還會滋生出芽來,一年就能長成一棵小樹。這一年,牆根下冒出一棵,那一年,菜畦裏又有一棵鶴立雞群,即便近年,豬圈倒塌後,豬睡覺的地方一下子又鑽出一棵,父親懶得去修理,轉年就高過鄰居的房頂。椿樹林消失了,但根系還在,曾祖父就是那龐大的樹根,盤踞在小院的地下,他能聽得見土地上咚咚的腳步聲。他睡得太久了,隔一兩年就伸個懶腰,於是,一棵小樹苗破土而出。他在地下保佑着曾祖母,所以曾祖母能那麼長壽。只是曾祖母自己厭倦了。

  感謝曾祖母,她活着就是對這個家族的恩賜,她的長壽,使我家有過短暫的四世同堂。這跨越古今的百年親情,讓小院至少百年的歷史有了憑據,她是最珍貴的人證。曾祖父在遙遠的清末,目送曾祖母走向未來。四十年前,她回去了,把我們的消息,告訴曾祖父,告訴他,他的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在這個小院裏活着的樣子,她還特別提到我:「你知道嗎?那個偷吃我槽子糕的小兔崽子,眉眼還真像你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