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秋來攬柿子\陸琴華

時間:2016-09-30 03:16:00來源:大公網

  入秋,是吃柿子的季節,可是「瓜果甜柿子澀,不攬誰也不能吃」,這是我小時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是說人們從樹上摘下的硬巴巴柿子不能直接拿來吃,得把裏面的澀去了才可以上嘴,這就叫攬柿子。

  據我了解,我們那兒通常攬柿子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種是把摘下來的柿子放到一個泥製的瓦缸裏,再在瓦缸裏放上適量的水,以浸過瓦缸裏的柿子為宜。柿子多,就選擇大的瓦缸,否則就是小一些的瓦缸,大小全憑柿子的多少來定。瓦缸傳熱比較慢,散熱也比較慢,用瓦缸來攬柿子效果最佳,是其他缸,如瓷缸、鐵製的缸所沒法比的。通常攬柿子的場所是選擇廚房,也就是燒火做飯的鍋屋。鍋屋裏草多,麥糠、稻毛子也不少。一把火燃起來了,就開始把這些麥糠、稻毛子送進火堆,待那些麥糠和稻毛子着火了,也就是也有火星子了,就把它們圍在瓦缸的四周圍。這樣做是給瓦缸加溫的,這個過程就是攬柿子。用這種方法給瓦缸加溫,一般得一天一夜,方可把瓦缸裏的柿子的澀去掉。溫度高了,瓦缸裏的水容易把柿子燙爛;溫度低了,又不容易把柿子裏面的澀去掉。瓦缸裏的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得適中,所以一天一夜瓦缸都得處在恆溫的狀態之中。用這種方法攬出來的柿子,清脆鮮甜,面相也好,吃着這樣的柿子就跟品嘗蘋果或者梨子一樣。

  還有一種攬法很具有童話般的味兒,挺浪漫的。這種攬法就是把柿子埋在水裏,讓太陽暴曬幾天便能去澀。我小時,天藍水清,沒有污染,村前村後的小河一年到頭水流不斷,清澈見底,水淺處那如金子般的沙粒清晰可見。到了中午,太陽一曬,那淺淺的河水暖暖的,就連水底下金子般的沙粒也是暖暖的。柿子埋進河中沙粒裏就像孵化小雞似的。有一次,我到小河裏摸螺餵鴨子,感覺腳底下有個圓圓的硬東西擱腳,伸手到腳底下一摸,原來是個柿子,那是攬柿子的人不小心遺忘了的。瞧那金燦燦的柿子在陽光下發出金光,我不由得流下了口水,連那上面的水也不抹去,趕緊咬一口吞進肚裏。呀!清脆響亮,香甜可口,比用瓦缸攬出來的柿子還好吃呢。

  這幾年又湧現出了另外一種攬法,就是用白酒去澀。先把白酒倒進碗裏,把一個個柿子放到有酒的碗裏滾一滾,裝在塑膠袋裏密封。據說這種攬法也能去掉柿子裏的澀。只不過用這種方法攬出來的柿子,有些鬆軟,咬一口,沒有清脆的感覺,也不爽口,也就是口感跟麥糠,或者稻毛子攬出來的柿子不能相比,更不能跟埋在水裏的柿子相比。再說,這種方法攬出來的柿子不容易儲藏,要不了幾天柿子就鬆軟,破皮流出水來,看着有些滲人,食欲大減。

  人說最後熟的果子最甜。柿子去澀,有不同的方法,誰費心了,付出得多,誰的柿子就最好吃,就受人喜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