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老舍故居「丹柿小院」\蕭愚

時間:2016-09-26 03:15:53來源:大公網

  今年是內地著名作家老舍逝世五十周年。一九六六年的八月二十四日,這位曾經寫下多部巨著的文學家自沉於北京太平湖身亡,以此表示對「文革」中遭到的惡毒攻擊和迫害的反抗。最近,許多北京市民來到老舍紀念館—位於東城區豐富胡同裏的「丹柿小院」,緬懷這位含冤而逝的北京作家。

  「丹柿小院」原為老舍故居,即現在的老舍紀念館館址。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老舍應周恩來總理邀請由美國回國,次年四月,老舍購置了東城乃茲府豐盛胡同十號(即今豐富胡同十九號)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並精心地進行裝點,還在院子裏親手種植了兩棵柿子樹,每到金秋時節,橘紅色的柿子掛滿枝頭,老舍的夫人胡絜青還給小院起了個雅號—「丹柿小院」。老舍先生在這裏生活、工作了十六年,曾幾次接待周恩來總理和末代皇帝溥儀來訪,還接待過巴金、曹禺、趙樹理等許多文化名人,並在此寫下了《龍鬚溝》、《茶館》、《方珍珠》、《正紅旗下》等二十四部作品。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從這裏走向太平湖,沉湖而逝。

  一九九四年老舍夫人胡絜青攜子女給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市長李其炎寫信,提出將老舍故居連同老舍收藏的部分字畫、古董捐獻給國家,同時胡絜青也願意將她本人創作的美術作品捐獻給國家。一九九六年,「丹柿小院」闢為老舍紀念館。

  丹柿小院佔地約三百平方米,推門進入院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和一幅手書的「福」字,是老舍夫人胡絜青親手所寫,老舍生前每年春節便會更換一次。

  院中兩棵柿子樹仍在,老舍生前,每天清晨六點便在院中練拳,之後伏案寫作,下午接待來訪者,間或玩牌自娛。老舍愛好廣泛,唱京劇、說相聲、演雙簧、唱大鼓……「十八般武藝」無所不通。

  在紀念館中的老舍書房兼工作室,硬木鑲大理石書桌上至今還擺放着老舍喜愛的幾件文玩:一枚齊白石為他刻的印章,一個馮玉祥將軍贈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笠翁李漁書畫」硯。

  一九九九年老舍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慕名到訪,目前,館內常設「故居原狀陳設」及「走進老舍的世界」展覽,帶領觀眾零距離觀察老舍的真實生活。館藏文物包括巴金、冰心等作家致晚年胡絜青的信件以及林風眠、于非闇等書畫名家真跡。

  老舍生於北京,滿族正紅旗人。抗戰期間,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為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參加抗日宣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解放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