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身長八米的史前恐怖獵手永川龍\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望賢深圳報道:「它們:恐龍時代─趙闖和楊楊的科學藝術展」正在深圳雅昌藝術中心舉行。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趙闖1:1科學復原的永川龍雕塑、恐龍骨骼及肌肉的手繪復原圖,以及永川龍3D模型雕像的翻模過程等珍貴的影像錄像,感受科學家探索自然、藝術家傾力創作的美妙歷程。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中國重慶的兩隻恐龍作為重量級選手登場亮相。個子較大的是永川龍,牠生活在一億六千萬年前,是侏羅紀時代中國最厲害的恐龍;另一隻為江北重慶龍,重慶龍的科學復原雕像身長三米八,模樣栩栩如生。
侏羅紀兇猛恐龍亮相
永川龍1:1科學復原雕像身長八米,高四米,高傲的姿態彷彿在宣誓以牠的實力足以隨時撕裂任何獵物。回頭張望的永川,彷彿正行走在荒漠中,傲視群雄。它雖然剛剛成年,卻已飽經滄桑,身體上四處可見愈合後的傷痕,背上的棘刺也有一部分不再尖利。科學藝術家趙闖通過這樣的形態,表達出了這隻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掠食者的內心狀態,將牠交織在心裏的征戰沙場時的驕傲與在平靜中的孤獨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闖創作永川龍的過程也在此次展覽中全面解密:永川龍骨骼及肌肉復原圖、手繪復原圖成稿,以及1:1永川龍3D模型復原圖、雕像翻模過程、雕像精雕過程等珍貴的影像紀錄在展覽中公布。詳細的創作過程,不僅向觀眾揭秘了藝術家創作的關鍵環節,也讓觀眾第一次從科學藝術的角度真正了解這種神秘的遠古動物。
除了永川龍和重慶龍的科學復原雕像,此次展覽還彙集了神秘而奇特的中華龍鳥、熱河鳥、小盜龍等恐龍家族成員,並以繪畫、雕塑、影像、文字等不同的形式,展示給觀眾。
展覽的作品均來自科學藝術家趙闖和科學童話作家楊楊啟動的研究課題「達爾文計劃─生命美術工程」。二○○九年,科學藝術家趙闖和科學童話作家楊楊共同創辦了一個科學藝術創作與研究機構─PNSO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該機構成立後,趙闖與楊楊聯合全球多位知名科學家啟動了「達爾文計劃─生命美術工程」的研究課題。
科學藝術跨界新課題
項目啟動幾年來,完成了超過一千種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的科學重建,完成了近五百種古生物化石骨骼結構的科學復原,數十種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立體復原,大量作品發表在包括英國《自然》雜誌、美國《科學》雜誌和《細胞》雜誌等著名期刊。趙闖還參與包括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自然博物館等研究機構的數十位著名科學家的研究課題,為古生物化石提供科學復原支持。
該展覽至本月二十七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