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林其蔚繪畫拼貼念亡父

時間:2016-09-21 03:15:48來源:大公網

▲林其蔚講解作品《九富貴》

大公報記者劉榕欣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榕欣報道:中環漢雅軒畫廊正為台灣民間與新媒體藝術家林其蔚舉辦首次香港個展「轔轔兩儀」,展出多幅林其蔚近三年來的作品,包括音樂媒體作品、畫作以及雕塑作品等。該展覽日前開幕,林其蔚及漢雅軒畫廊總監張頌仁到場為一眾傳媒講解展品背後蘊藏的故事,並於當晚首次在香港舉行《MUSARC版磁帶現場演出》。

  發表聲音藝術作品

  林其蔚一九七一年出生於台灣,研讀法語、民間藝術與新媒體藝術,是台灣聲音藝術的先鋒。他的聲音作品曾於威尼斯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及泰德美術館等地發表,此次展出的《MUSARC版磁帶現場演出》便是林其蔚曾於倫敦演出的聲音作品之一。演出中,一條二百零四米長的導帶將觀眾群分割為螺旋形,觀眾循順時針方向傳送帶子,各隨其意地或誦或唱出其上的字母音節組合,在重疊反覆的朗讀下形成音團。獨具一格的「噪音藝術」自成一派,旁聽者或許難以理解並欣賞其中的奧妙,但參唱者各不相同的表現卻也頗具研讀觀摩之趣味。

  除展示聲音藝術作品之外,本次漢雅軒的「轔轔兩儀」展覽同時還是林其蔚的首次繪畫個展。

  開幕儀式上,林其蔚表示,是次展出的繪畫作品及手工拼貼裝置均為二○一三至一六年間,他於台北陪伴病危的父親並清理老宅舊物時的創作。林其蔚自述道:「父親之死,既是事實,亦是象徵,此時此刻,文化之死亡觀與文化之死亡,無法全然做出區別。」此次展覽作品多數表達了林其蔚陪伴其父走完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光時心中的不捨與無奈,寄情於物,故稱:「老家拆除之前清理出來了十數箱細瑣雜物,它們早已失去實用的價值,卻各自承載着一小片舊日生活的記憶片段,留也不是,丟也不是。我將它們載到臨時工作室擺放。在往後的三年間,這些物件奇跡似的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變成拼貼作品的一部分。」

  舊物組裝寄託心意

  展出的作品中,除名為《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一組面具型布藝裝置引人注目之外,四幅林其蔚清理家中舊物時組裝而成的作品最是別具一格。《海恩緣》作品中有一枚印有「恩深似海」字樣的獎牌,似在憶述林父養育之恩;《九富貴》由九塊林父生前食餘的螃蟹殼組裝成盆景花開富貴的造型,像是寓意家族的枝繁葉茂,卻以暗黑色系為主色調,襯出親人離世之凋零景象;黏貼有手寫話語「我每一天都係逃開這世界,我但願永遠不再記得這一切」的作品《寶螺情》直接又深刻地透露出作者創作時的憂鬱與悲傷;《雙蝠會》由兩隻蝙蝠的翅膀意象構成,體現出成雙成對的含義……

  林其蔚作品極具當代藝術表現力及感染力,雖略顯前衛,了解其創作背景之後卻並不難懂,頗具當代藝術渲染性的魅力。該展覽展期至十月八日,地點為中環畢打街十二號畢打行四樓。更多相關資訊可瀏覽漢雅軒網址:www.hanart.com。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